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大学专家为治理藻毒素水污染开启新的大门

大学专家为治理藻毒素水污染开启新的大门

2011-04-13 来源:荆楚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41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近日,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黄应平教授带领的研究人员在光化学选择性消减藻毒素机理

  近日,三峡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黄应平教授带领的研究人员在光化学选择性消减藻毒素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其研究成果《溴氧化铋选择性脱羧光催化降解微囊藻毒素的机理研究》在国际环境学科最权威的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上发表,并经该刊主编杰拉尔德·斯努尔博士推荐、国际同行环境科学家评选该文为“2010年度最佳论文”,同时还在该期刊封面上对研究组进行了宣传,这是中国大陆地区近十年来第2篇在该期刊上获此殊荣的研究论文。
  微囊藻毒素是蓝藻产生的一类天然毒素,它可以导致肝细胞收缩分离和肝内部出血并解除细胞增殖的正常制动作用,而且它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不论常规的自来水处理工艺,还是将水煮沸,都难以有效去除,因而具备有极强的环境毒性。它也因此成为水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的前沿研究领域。而充分利用可见光(太阳光)选择性通过对藻毒素脱羧而消减藻毒素毒性是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该校水污染控制实验室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选择性地消除的微囊藻毒素游离羧基官能团,是利用太阳能中可见光驱动的最有效的消毒手段,并揭示了一个与传统光化学降解微囊藻毒素有着本质区别的可见光光降解机理,为开发出高活性、绿色性的、对有毒藻毒素具有降解活性的可见光催化剂,更环保、高效地解决藻毒素水污染开启了大门,对当前水污染控制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大学水污染控制实验室自2001年来,在纳米TiO2和类Fenton光催化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其研究方面,开发了不同种金属离子对、金属离子/有机配体复合物、不同掺杂及复合纳米TiO2等光催化剂;重点研究了可见光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并系统研究了其对农药、卤代物、有机染料及微囊藻毒素的光化学降解作用,以及对基因损伤的环境健康过程,取得一系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该实验室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水专项子项目1项,承担湖北省创新群体、青年杰出人才基金等项目3项,取得专利8项,已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SCI期刊40余篇。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东京电力阻水工程 防高放射性污水入海
阅读下文 >> 聚焦:威立雅水务工程的四个技术细节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15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