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环保部:福岛核事故升级对我国环境影响很小

环保部:福岛核事故升级对我国环境影响很小

2011-04-13 来源:人民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17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日前,日本福岛核事故被提高到最高级别,环保部就此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日

  人民网北京4月13日电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日前,日本福岛核事故被提高到最高级别,环保部就此回答记者提问。
  有记者问,日本福岛核事故被提高到最高级别意味着什么?我国需要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4月12日,日本政府宣布,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核事件和放射事件分级表(INES)》的规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定级为7级,即最高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同级。7级事件为特大事故,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具有大范围健康和环境影响,要求实施所计划的长期的应对措施。
  从放射性排放量看,INES规定7级事件是指“导致与放射学上相当于向大气释放超过1016贝可量级碘-131的放射性量相应的环境释放事件”。根据日本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的估算数据,福岛核事故排放的碘-131总量为1.3×1017贝可,达到了7级事件的定级标准,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排放的碘-131总量为1.8×1018贝可,两者相差10倍。
  从排放模式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为1台核电机组在低功率临界状态下的爆炸性排放,为短时间高架排放方式;福岛核事故是3台核电机组部分核燃料熔化后通过受损的压力边界释放,其他机组由于乏燃料水池水位降低,造成部分放射性物质释放。一个月来,福岛核电厂持续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但排放位置较低,大气弥散速度较慢。
  从我国环境辐射监测数据来看,以北京为例,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 5月5日至15日期间大气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浓度较高, 5月8日达到最高(碘-131浓度为290毫贝可/立方米),此后逐步减少,至6月后已经监测不到人工放射性核素。而福岛核事故后,3月30日至今,持续监测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平均值为1.7毫贝可/立方米,最高浓度(4月6日)为3.55毫贝可/立方米,约为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期间监测值的百分之一。
  从气象条件看,前一段时期,福岛地区主要吹西风,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已向太平洋方向扩散,近期出现东风的概率有所增加,但核电站状态已趋于稳定,释放量有所减少,直接吹向我国的放射性物质较少。
  这位负责人说,日本福岛核事故主要影响日本地区,但由于福岛核事故向海洋排放了大量放射性污水,预计会对海洋生物产生一定影响。对我国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对我国影响的百分之一左右。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还将检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且浓度可能有所波动,但环境辐射水平不会超出自然本底的涨落范围,无需采取防护措施。
  该负责人指出,福岛核事故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我国应继续跟踪、监测和评估福岛核事故对我国环境及海洋生态的长期影响。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我国首个水环境补偿试点在安徽浙江启动
阅读下文 >> 日本东电核泄漏事件或将危及食物链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169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