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日本东电核泄漏事件或将危及食物链

日本东电核泄漏事件或将危及食物链

2011-04-13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39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日本东电公司已向海洋中排入1.15万吨含低放射物质的污水。4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取水口处附近的海水取样,碘-131浓度超出日本国家标准500万倍,铯-137浓度超标110万倍。从科学原理分析,将来会产生辐射污染,危害食物链的安全,进而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安全。

  日本有一部着名的电影《哥斯拉》,讲的是海洋生物受到核试验辐射影响,产生了DNA变异,最终产生了巨大怪物哥斯拉的故事。到目前为止,日本东电公司已向海洋中排入1.15万吨含低放射物质的污水。日本核泄漏对海洋的污染确实存在,尽管上演现实版《哥斯拉》的担忧不大会成为现实,但是专家提醒
  如果说日本3·11大地震及海啸是天灾,而由此引发的日本东电公司核泄漏事件则是天灾加人祸,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核污染。据报道,4月4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取水口处附近的海水取样,碘-131浓度超出日本国家标准500万倍,铯-137浓度超标110万倍。日本排放低放射物质入海,也许不会因为辐射产生哥斯拉那样的怪物,但却会对海洋造成严重的污染。
  对食物链的影响近期不会显现
  碘-131是元素碘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它的化学性质与元素碘相同。但由于它的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而碘的稳定性核素原子核内只有74个中子,碘-131可发射β射线(99%)和γ射线(1%),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为7.6天。β射线可杀伤一部分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缩小,导致由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使甲亢表现消失。
  天然存在的铯是一种稳定的同位素,铯-137则属于放射性同位素,会释放γ射线;其半衰期达30年。如果通过进食或呼吸摄入了铯-137,或受到沉降在地面上的铯-137照射,都会对身体有较持久的影响。铯-137进入人体会积聚在肌肉组织中,并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将低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肯定会造成海水的污染。日本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捞的玉筋鱼幼鱼体内已经检测出放射性铯,达到每千克526贝克勒尔,超过日本食品卫生法放射物暂定标准值设定的每千克500贝克勒尔。此外,在这种小鱼体内还检测出每千克1700贝克勒尔的放射性碘。茨城县渔业协会已要求全县渔民不要再捕捞玉筋鱼。
  据日本官方报道,即使成年人每天食用受此污染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的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的2.4毫希的四分之一,因而"不会立即对邻国产生辐射污染".日本官方的言论十分严谨,只表示"不会立即产生辐射污染",那么将来会怎样呢?目前没有权威的回答。但从科学原理分析,将来会产生辐射污染,危害食物链的安全,进而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安全。
  人类将是食物链终端的受害者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辐射学专家麦特勒博士曾领导一个国际专家小组,就核事故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后果进行研究。他认为,不应只将目光集中在放射物质上,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食物链。从长期来看,核污水将危害海洋生物的食物链,最快遭受损伤的是水母、海葵、海蠕虫等软体动物和浮游动植物,它们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速度超过有壳动物。接下来是鱼类,鱼类的食物主要是浮游动植物。福岛核电站附近的放射性污染对当地海洋动物的生存已造成伤害,海洋动物的卵和幼体对辐射较为敏感,因而首先在玉筋鱼幼鱼中检测到了放射性铯。大型海洋动物摄入受到辐射的植物和小型猎物,海洋食物链就将受到污染。整个食物链环环相扣,而人类则在食物链的最高端。如不加以有效控制,最终受到危害的是人类。
  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核污染事件给予了高度重视,积极关注事态的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对日本核泄漏对中国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广大群众在这一严重的灾难面前,正确的态度是既不恐慌,也不掉以轻心。面对日本核电站给地球环境带来的严重核污染,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技手段,这一问题终会得到妥善解决。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环保部:福岛核事故升级对我国环境影响很小
阅读下文 >> 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自动化运行程度更高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17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