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富士康企业“内迁”的思维困境

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富士康企业“内迁”的思维困境

2010-07-01 来源:一财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00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在高调宣布大幅加薪之后,富士康迁厂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有媒体近日报道,在尚未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河南及天津均传言富士康即将在

在高调宣布大幅加薪之后,富士康迁厂的消息也接踵而至。有媒体近日报道,在尚未正式签订协议之前,河南及天津均传言富士康即将在当地建厂及扩建,而且相关员工招聘工作也已提前布局。

员工加薪压力及人民币汇改重启后出现小幅升势,“内忧外患”加速了富士康迁厂内地的步伐。但应当看到的是,中国人口红利时代正逐步远去,如果代工企业不正视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仅靠迁厂内地的举措同样难保其长治久安。与此同时,迁入地的用工环境也是代工制造企业不得不认真考量的重要因素。对此,内地调控部门同样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

长期以来,大批低廉的劳动力供给是富士康等代工企业获取市场的法宝。近期富士康提出员工加薪计划,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股价应声而落。向内地迁厂,或将能在短期内规避大规模加薪带来的阵痛,但是如何适时改革内部用工机制、人口红利时代终结后的赢利点又在何方,这是众多代工企业面临的“生死考验”。

事实上,只有长期制度性突破才能够解决制造业转型的难题。代工企业的利润率微薄,难以大幅度提升员工工资待遇。随着用工成本的提升,代工企业只有摒弃传统粗放的运行模式才可能在转型期胜出。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企业只有不断往附加值高的区域移动才能持续发展。但是由于企业利润积累无法提升员工待遇,所以在模式转型的初期,需要行政力量的扶持才能打破僵局。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行政力量有责任出手完善市场环境,在企业转型过程中提供政府服务。这其中,除了地方政府向入驻企业提供土地等各项配套要素外,培育素质较高、人员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也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以政策支持平台迎接大批新生代农民工入城,已然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现实命题。笔者以为,具体举措可以包括:扩大公租房的供给规模,满足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工“体面”居住的需求;将农民工的教育、医疗、保险等需求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规划之中,提升福利制度的覆盖面;财政出资提供学费合理的技术辅导机构,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和技能提升等。此外,保护劳动者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应有所健全,以迎合新生代农民工强烈的劳资公平意识。劳动力供给环境的与时俱进,将为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攀升奠定扎实的基础,是为实现劳资双赢的前提条件。

富士康等大型代工企业的迁址行为预示着,由沿海向内地的一轮企业洗牌正在上演。传统代工企业继续依赖低成本维持运行之路正被逐渐封堵,只有跳出固有思维才可能博得一线生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制造装备业分享4万亿“蛋糕” 国内需求恢复
阅读下文 >> 央行:下半年延续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2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