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循环经济撩动心弦 静脉产业投资热血涌动

循环经济撩动心弦 静脉产业投资热血涌动

2011-04-21 来源:证券时报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51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什么事经脉产业,经脉产业的特质范围包括哪些?很多人听到静脉产业这个新名词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联想到医学产业的发展。其实,静脉产业是指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资源,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

  静脉产业听上去像是一个与医药产业相关的概念,但如果真的这样认为,可能将错过一个比汽车产业还要庞大的潜在机遇。
  沉睡于城市中的矿脉
  静脉产业的概念发端于日本,它是指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资源,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就像人体的血液经过动脉为身体各部分输送养分和能量以后,经过静脉回收再流回心脏参加下一轮循环一样。因此,有关废弃物收集、再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的产业,就被形象地喻为静脉产业。
  在国内的官方文件中,静脉产业被描述为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和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
  早在上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再生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这一数字已增至6000亿美元,到了2010年,可能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保守的估计,在今后的30年内,静脉产业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该产业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占总原料的30%提高到80%,而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源回收率为40%至50%。
  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美国,再生资源产业有企业5.6万个,从业人员130万左右,年产值超过2360亿美元,与美国汽车业相当。
  有估计认为,我国再生资源年产值大约200亿美元左右,同时,每年可以回收利用但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400亿美元。不过,官方数据更为保守,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刘志全表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利用而未被利用的资源价值达到了300~350亿元人民币。
  政策初成效益可观
  在国内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发展静脉产业成为各方积极推动的方向。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南京、大连、成都、沈阳、长株潭等地纷纷提出要新建静脉产业园。在资本市场上,也开始有多家上市公司涉足静脉产业,其中,桑德环境控股股东宣布将参与湖南静脉园项目投资,桑德环境也将参与开发;格林美则通过参与电子废弃物回收涉足静脉产业。
  在2010年10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提到节能环保产业将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再制造产业化水平。并特别指出,未来要加快建立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积极推行现代废旧商品回收利用等新型商业模式。
  静脉产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公开资料显示,对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所带来的利润水平要明显高于利用原生资源进行的生产活动。
  产业困境有待解决
  虽然静脉园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制约着这个行业内的企业发展壮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主任乔琦表示,我国静脉产业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以及静脉产业企业普遍经营分散、规模小、资源回收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是:再生资源回收类的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相应分类的废弃物。
  青岛新天地企划部经理叶玉玲告诉记者:“园区项目原料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园区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在国内,正规的回收处理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仍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况,与此成对比的是国内南方一些非法处理企业的盛行。”
  虽然这种状况随着国家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而有所改变,但行业内散乱、无章的废旧资源游击队式回收体系仍然存在。而且以旧换新政策并非长效机制,有分析人士预测,未来这一政策在到期后将不会延续。
  一位熟悉格林美并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格林美的回收、拆解利用体系是比较规范的,它主要是依靠以旧换新但,也在做自己的回收渠道。在以旧换新政策条件下,各省市政府指定一定数量的回收和拆解企业,实际上是保证了这一部分有资质的企业能吃得饱,不过一旦取消以旧换新政策,未来的情况如何就很难说了。”
  刘敏达也有同样的担忧,“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很快就会取消,未来这些企业就需要通过自有渠道去回收,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和顺畅,肯定会增加一部分成本。而且目前的政策取消后,回收拆解企业可能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的牌照后才能获得补贴,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个挑战。”
  不过,常态化的补贴很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据了解,已经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还有一个尚未出台的配套政策,暨“电子废弃物处理基金”。
  湘财证券分析师吴江表示,这个基金初步确定将对家用电器和个人电脑制造商征收4~20元/台不等的处理费,用以补贴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企业。其认为,此项政策将显著增强正规企业在原料渠道方面的竞争力,逐步抑制非法小作坊处理的资源渠道。
  虽然常态化的补贴被广泛认为是必要的,但具体的补贴办法仍存分歧。长期研究低碳经济领域的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易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很多生态产业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我觉得应该突出重点,不要搞大面积的补贴。应该聚焦于示范性的企业、园区和项目,争取树立典型和标杆。”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要看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后续有什么细则。从企业角度来说,没有补贴也有可能盈利,但必须向更综合的利用废弃物的方向发展,从金属到塑料等等,综合利用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仁际宇)
  产业困境有待解决
  虽然静脉园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在制约着这个行业内的企业发展壮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中心主任乔琦表示,我国静脉产业尚存在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以及静脉产业企业普遍经营分散、规模小、资源回收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是:再生资源回收类的企业很难通过正常渠道获得相应分类的废弃物。
  青岛新天地企划部经理叶玉玲告诉记者:“园区项目原料来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园区发展壮大的因素之一。在国内,正规的回收处理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是仍长期处于‘吃不饱’的状况,与此成对比的是国内南方一些非法处理企业的盛行。”
  虽然这种状况随着国家实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而有所改变,但行业内散乱、无章的废旧资源游击队式回收体系仍然存在。而且以旧换新政策并非长效机制,有分析人士预测,未来这一政策在到期后将不会延续。
  一位熟悉格林美并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格林美的回收、拆解利用体系是比较规范的,它主要是依靠以旧换新但,也在做自己的回收渠道。在以旧换新政策条件下,各省市政府指定一定数量的回收和拆解企业,实际上是保证了这一部分有资质的企业能吃得饱,不过一旦取消以旧换新政策,未来的情况如何就很难说了。”
  刘敏达也有同样的担忧,“以旧换新政策可能很快就会取消,未来这些企业就需要通过自有渠道去回收,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和顺畅,肯定会增加一部分成本。而且目前的政策取消后,回收拆解企业可能需要获得地方政府的牌照后才能获得补贴,这对很多公司来说是个挑战。”
  不过,常态化的补贴很可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据了解,已经实施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还有一个尚未出台的配套政策,暨“电子废弃物处理基金”。
  湘财证券分析师吴江表示,这个基金初步确定将对家用电器和个人电脑制造商征收4~20元/台不等的处理费,用以补贴电子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企业。其认为,此项政策将显著增强正规企业在原料渠道方面的竞争力,逐步抑制非法小作坊处理的资源渠道。
  虽然常态化的补贴被广泛认为是必要的,但具体的补贴办法仍存分歧。长期研究低碳经济领域的北京大学人力资本研究所研究员易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很多生态产业园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我觉得应该突出重点,不要搞大面积的补贴。应该聚焦于示范性的企业、园区和项目,争取树立典型和标杆。”
  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未来这个行业的发展还是要看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后续有什么细则。从企业角度来说,没有补贴也有可能盈利,但必须向更综合的利用废弃物的方向发展,从金属到塑料等等,综合利用才能使利益最大化。”(仁际宇)
打赏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环保部:推进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
阅读下文 >> 发改委:再制造产业将成为“十二五”循环经济新亮点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30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