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企业快讯>GE表示需要更好的激励以普及废水回用

GE表示需要更好的激励以普及废水回用

2011-04-27 来源:中国水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75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GE于世界水日发表白皮书,着重陈述操作性强且成功的废水回用激励政策。

  GE于世界水日发表白皮书,着重陈述操作性强且成功的废水回用激励政策。
  美国特里沃斯—2011年4月26日—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将会翻倍,而全球约1/5的人口-即12亿人还生活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延缓地球可用水日益减少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水的回收利用,但在水资源匮乏地区,这一措施的推行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根据GE发表的新白皮书,普及废水回用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白皮书从多个层面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援引了世界各地的激励政策和架构,进而阐明能有效激励废水回用的措施。GE在沙特阿拉伯4月5日-6日召开的FromUsedtoUseful中东峰会上呈交白皮书。
  “我们的目标是激励对淡水的保护,”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技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HeinerMarkhoff说。“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真正可以解决所有水资源问题的高效技术,因此需要将重心放在天平的另一端–人为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发掘了4种主要途径:加强教育并扩大影响范围,使人们意识到维护淡水的必要性和益处;清除官僚主义及其他障碍;有效利用政府法令法规以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这是我公司最新白皮书的重点。”
  建立有效的废水回用激励机制白皮书讨论了4个可行的可选政策:用水定价/排水费、水质和需求贸易、税收财政/公众资助和公私合作。经验表明,无论是何种方式的激励机制,只要在现有的并且运行良好的法规架构下实施,都是最行之有效。例如新加坡的目标是将再生水作为其水源供应的主要来源。于是将多个政府机构合并成一个集中的环境和水资源部门,从而实现了30%的废水回用率。
  白皮书中详细阐述的激励架构和方法包括:
  用水定价/排水费—提高水价不是一劳永逸的选择,但有时可用于反应水资源匮乏的程度或体现外部环境的成本。纽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根据用水量来降低水价从而推动废水回用。拥有综合废水回用系统(CWRS)并符合节水目标的建筑,水价和排水费可以降价25%,对于大用户而言,这相当于节省了上百万美元的运营费用。拥有CWRS系统的建筑能收集、处理和循环利用生活废水或来自淋浴房、洗衣机等的废水。
  水质和需求贸易—水质交易计划允许缴纳高额环境保护费的公司向低环境保护费的公司或组织购买废水减排额度。针对需水量问题也可以实施类似计划。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墨累达令盆地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干旱时将农民的用水额度降低至正常时期的10-20%,许多农民便开始快速利用分配给他们的有限的水进行交易,而不是用匮乏的水资源去灌溉庄稼。
  税收财政/公众资助—政府可以利用各种税收减免制度激励对废水回用的投资。过去几年中,生产税和投资税的减免拉动了再生资源的巨大增长。白皮书详细讨论了类似的激励措施在水资源领域的可行性。
  公私合作—公共水处理设施仍负责全球大多数的水资源供应和废水回用,但公私合作(PPP)被越来越多地认为是激励废水回用基础设施投资的有效途径。
  水处理私企所服务的人口从1990年的5100万人增长到2002年的近3亿人。尤其是在干旱的美国西部,许多新社区都没有基本的水处理设施,通常会由水处理私企为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联合国确立的国际世界水日为每年3月22日,旨在提高全球对水资源匮乏及相关问题的关注。
  关于GE
  是一家多元化的基础设施、金融和媒体公司,致力于解决世界上最棘手的问题。GE的业务范围涵盖从航空内燃机、发电到金融服务、医疗解决方案和电视节目等多个领域,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30多万员工。
  通过发展能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技术为能源行业提供服务。GE能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发电和能源技术供应商,在全球拥有近85,000名员工,2009年的收入达370亿美元。GE能源基础设施集团业务覆盖电力和水资源、能源、石油和天然气,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涉及所有的能源领域,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核电;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气;以及其它新型燃料。
打赏

相关阅读:

废水回收 水处理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新安江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建立
阅读下文 >> 废橡胶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将出台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40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