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膜产业科技图强尝试新模式

膜产业科技图强尝试新模式

2011-04-28 来源:中国化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09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4月24日,旨在探索解决膜行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2011在南京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提出,我国膜领域科技产业“十二五”期间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打造千亿元规模膜产业的总体目标,必须充分整合科技、市场、政府、金融等因素,为行业搭建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公共服务的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成果转化,破解共性难题,开发行业关键技术。

  4月24日,旨在探索解决膜行业发展深层次问题的膜科技产业紫金论坛2011在南京落下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提出,我国膜领域科技产业“十二五”期间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打造千亿元规模膜产业的总体目标,必须充分整合科技、市场、政府、金融等因素,为行业搭建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公共服务的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加速成果转化,破解共性难题,开发行业关键技术。
  “据粗略估算,我国膜行业的远景市场是万亿元规模,这跟当前300亿元市场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到底是什么制约了膜行业的发展值得深思。”徐南平介绍,去年,我国膜科学家在国际膜领域权威专业杂志(JMS)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居全球第一,被引用次数也接近美国居第二,这说明我国膜技术科研水平并不低,但产业竞争力却没有相应提升。
  据了解,被称作膜工业芯片的膜材料高端应用市场,我国只占10%左右;在极具代表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中,我国膜的比例仅为1%~3%。“如果把膜工业比喻为计算机,那我们现在所做的仅仅是组装,芯片的竞争力比较弱。”他补充说,不是科学家不愿意跟企业合作,只是真正的对接很难开展。产学研合作谈的很多,但实际上大都是科研人员去创业和管理企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整合,这样并不能真正把膜市场做大。同样,如果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能持续拥有核心技术,也很难进一步发展。
  徐南平介绍,去年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获批,这是膜行业打造资源整合平台的一次探索。希望能将有价值的技术吸引到这里,进行规模放大和人才团队培养,等时机成熟的时候一起打包与资本和产业资源进行整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中国膜工业协会秘书长尤金德等多数参会人士也认为,要在5年内将膜市场从300亿元发展到上千亿元,靠传统发展模式是行不通的,亟须一个国家级行业平台的推动,并合力解决行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
  本次论坛由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膜工业协会主办,来自政府、学术、行业协会以及企业和金融界的20多名高管参会。
打赏

相关阅读:

膜技术 膜材料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国IV标准铺开 尾气后处理产业大机遇
阅读下文 >> 湖北犇星化工通过清洁生产审核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431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