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膜产业产学研整合 集中力量办大事

膜产业产学研整合 集中力量办大事

2011-04-29 来源:中国化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19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膜产业上千亿元的蛋糕很诱人,但这个蛋糕究竟该怎样来吃?显然,目前这种企业、科研单位各自为战的模式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关联互动的创新体系,将技术、资金、市场、管理整合到一起,使研究开发、产业化、市场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顺畅连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即集中力量办大事。

  膜产业上千亿元的蛋糕很诱人,但这个蛋糕究竟该怎样来吃?显然,目前这种企业、科研单位各自为战的模式已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关联互动的创新体系,将技术、资金、市场、管理整合到一起,使研究开发、产业化、市场化等创新链各个环节顺畅连接,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竞争力,即集中力量办大事。
  目前我国300亿元的膜制品市场分布在近千家工程公司和300余家膜制品生产企业中,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可想而知。要解决制约我国膜行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必须集中力量和资源,进行重点突破,这样才能将产业做强、做大。否则不但未来难以同日本、美国等水处理高手争夺市场,就连传统氯碱行业的安全性都会受到威胁。
  其实,这种整合模式在国外膜行业早有先例,其合作方式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日本2009年启动了国家计划项目“Megaton-water system”,目标是实现日产量为100万吨的海水淡化设备的实用化。该计划由日本东丽公司牵头,集结了东洋纺等膜厂商、东芝和三菱重工等设备厂商,以及东京大学等11所研究机构,对高效大型膜组件、取水技术等课题进行研究,国家提供34亿日元用于2013年前的技术开发。
  美国也早在1996年就启动了DWPR规划,这是海水淡化领域的一项联合攻关计划,确定的10个课题中有5个和膜相关。基于该规划成果,北美海水淡化近几年得到大力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膜产业的创新模式中产学研间的关系复杂,不仅仅是技术交易,还涉及各方之间的投入、责任以及利益协调,因此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引导、统筹作用,通过政府、产业、大学、研究院所、金融机构组织形成合理、有效的技术产业化链条,最终形成产业竞争力。
打赏

相关阅读:

膜产业 膜技术 膜协会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徐州水处理研究所低成本循环水技术治污增效
阅读下文 >> 环保产值每年万亿 环境服务业成支柱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460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