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地时间2011年5月30日,德国罗斯托尔市的农业与渔业食品安全办公室内,生物学家切开一直小黄瓜。德国因食用有毒黄瓜,感染出血性大肠杆菌而死亡的人数已升至14人,目前疫情仍在蔓延。
我国是否有“毒黄瓜”来袭?
近期,欧洲一些国家暴发了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毒黄瓜”引发的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疫情。据外媒报道,目前在欧洲已确认有10人因食用有毒黄瓜感染上“出血性大肠杆菌”而死亡,约800人患病。另外,风波还波及到了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多国,数百人出现了疑似病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国内市场上的黄瓜受到这种细菌污染了吗?如何预防病从口入?
“所谓‘毒黄瓜’,其所携带的细菌是大肠杆菌的特殊类型,是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从国外报道看,其特殊性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属于颇具攻击性一类,它可以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造成肾脏衰竭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耐药,对抗菌素不敏感,难以对症下药。”某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包云介绍说,大肠杆菌的种类有上百种,人和动物体内都有大肠杆菌,但正常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通过抗生素治疗后,一般都能很快治愈。
“据我所知,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此类‘毒黄瓜’,市民食用的黄瓜都是国产的,进口的很少。从报道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与国内的大肠杆菌0157类似,但大肠杆菌0157是可以通过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包云介绍,大肠杆菌0157也是一种特殊的大肠杆菌,也容易引发肾衰竭,但大肠杆菌0157对抗生素敏感,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国内出现过大肠杆菌0157,但也极为少见,扬州没有发现过。
如何预防病从口入?
包云介绍说:“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等引起疾病,要防止感染,讲究卫生是关键。”包云指出,病从口入,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把好“入口关”,进食前先洗手。目前天气炎热,瓜果开始上市,有皮的瓜果最好把皮削掉,不能削的就用盐水泡一下。在日常饮食中,要尽量少生食食物。
导致蔬菜安全问题的,往往是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生物毒素(比如土豆发霉)、放射性物质、微生物污染、不明添加剂等六大隐患。而品种本身带病菌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近年风起云涌的食品安全事件和环境污染事件,刺痛了民众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神经,也促使中国政府不断加力整治。由于食品问题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和行为主体,必须具备综合的“社会治理”观念,因此,食品问题的治理,不仅急需对生产者、监管者、销售者等多个主体进行有效地权力制约和立法跟进,更需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的监督监管。(中国过滤分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