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赵英民应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之邀解读环保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环保产业发展初期,草莽并起,鱼龙混杂。各种势力在这里淘金,各种机会在这里酝酿,各种思想在这里碰撞。希望与缺憾并存的环保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到了升级与转型的时刻。环保产业被正式定义为国家的“战略新兴产业”,这是其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一年之计在于春,目前正是环保产业的春天,是需要施肥浇水的季节,更是事关秋天能否丰收的季节。在这个重要的季节,环保部出台了《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下同),出于期待环保产业升级与转型、维护春天、确保秋收的动机,撰写此文。从环保产业的战略性、新兴性的特点谈起,展望其发展空间及未来,明确环境服务业比重提高是环保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标志、环境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将为环境保护带来更加与本质目标相一致的产业发展结果,更将催生和创新出一大批最有发展前景,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充分结合在一起的全新商务模式,为中国破解资源与环境瓶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助力。
环保产业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工作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必须尽快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环保产业的推动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推动环保工作充分利用市场和经济手段,尊重经济规律。同时,环保工作的推进也会对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不久,国家将环保产业定位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深刻理解当前环保产业的意义和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从“战略性”和“新兴性”两方面来考虑。
环保产业的战略性、新兴性
战略性:一方面,环保产业的发展结果,必将带动我国环境质量的提升,从而为破解我国资源和环境瓶颈打下雄厚的基础;另一方面,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整个经济就越“绿色”,经济发展方式就转变的越好,也就越能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因此在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成为共识的今天,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自然就会上升到战略性产业的高度。
新兴性:所谓“新兴”,就是和过去有所区别。过去的环保产业主要以环保装备制造业为主,属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业,很难纳入“新兴”的范畴。随着近年来,我国大批污染治理设施投入运行,中国的环保产业正一步步由以传统的装备制造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转变。环境服务业占环保产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整个环保产业业态正在孕育着重大转型。以环境服务业为主的环保产业,将极大地扩张整个环保产业规模,将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知识和人才资源,从而创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模式。
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战略新兴产业”,而环境保护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提,因此,这意味着当前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仅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面,反而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两者高度一致。进一步说,广义的环保产业甚至有可能成为我国在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作用下,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环保产业的发展空间
环保产业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目前国际上与此相关的主要有环境友好型产业(绿色产业)、环境产业和环保产业三个概念。
其中“环境友好型产业”涵盖范围最广,任何产业都可以是环境友好型的,环保行业属性特征不明显。“环境产业”包括污染治理和设计施工等传统服务,同时也包括资源综合利用(西方国家将“资源综合利用”称为“固体废弃物管理”,强调管理而非利用是因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提必须是确保环境安全,不能不顾安全只讲利用。)另一方面,国际上目前将与气候变化、低碳有关的产业也划进环保产业;节能也被有些国家划入该产业范畴。在我国环保产业是指污染治理及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等,主管部门涉及环保、住建、发改委等国务院部门。
每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环保产业的成长亦是如此。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生日由母亲做一个蛋糕发展为在外买一个蛋糕直至举行一个party,实际上还是用蛋糕庆祝生日,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衍生出一个服务的链条;与此类似,“在家做饭-保姆做饭-餐馆就餐”,吃饭本身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但却带动了餐饮服务业的成长;医院同样如此,由药店买药到医院看病再到医疗保健,拓展了健康服务产业的空间。环保产业也正从简单的设备制造业向环境服务业转型,制造业本身依旧存在,但整个环保产业的蛋糕正越做越大。环保产业也需要不断的发展,增加更多的增值服务,实现整个业态的重大转型。
保护环境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尊重经济规律,利用市场手段保护环境是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提出的要求。它本质上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
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讲求“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只在市场行为失效的领域发挥作用,近一步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提高环保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的环境效益,必须要解决“政府如何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政府能不能‘小’、市场能不能‘大’”的问题。目前,市场机制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远远不够,还有很大的能量没有释放,更多的环境保护工作主要还是通过行政的手段来完成和实现。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十一五”期间电价补贴脱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环保工作中进一步引进市场机制,一定不能放松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干政府该干的事,即通过严格执法营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通过出台经济政策促使环境保护的内部需求转为外部化服务;市场本身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深化利用市场手段保护环境,需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积极、正面地深化体制改革,大胆探索环保新道路。
环保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根本体现是环境服务业
服务业概念本身在理论界尚有争议。一般认为服务业即指生产和销售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的集合。服务业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属于服务业中的一种。
环保产业成熟的标志是环境服务业比重的增加,每一个产业的成熟都是从简单的资源开发到资源的加工利用,到成熟的产品,再到依托在这个产品上的基于知识的高附加值;环保产业也一样要遵循这个规律,因而基于知识的环境服务业的比重决定它的产业成熟度。
要保持高速经济增长,还要越来越少的环境和资源代价,GDP从哪来?需要基于知识和服务的附加值。
从环保的发展阶段来看,也是如此。过去环保行业进行污染治理,大量污染治理设施是从无到有,当然是以装备制造为主,随着发展,重心逐步在转移。比如,虽然未来还会有新的电厂,但是新的电厂会越来越少,增长幅度越来越小,已有电厂已经建成的脱硫等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营就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另外,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的分工更加细化,对专业化服务的采购会越来越多,变成一种趋势,产业的扩展一定不是制造业本身,而是在制造业基础上产生的服务业。环境服务业的产生、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环保发展的阶段相适应,体现的是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
社会化大生产创造的较高的生产率和发达的社会分工,促使生产企业中的某些为生产服务的劳动从生产过程中逐渐分离出来,加入服务业的行列,成为为生产服务的独立行业。服务业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增值业务,过去的设备生产,现在演变出设计、施工、运营,而又不仅仅包括这些,是一种综合的服务模式。
环境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更多地是环保产业转型的需要。首先是环保工作本身的要求,以火电脱硫为例,治理设施从无到有的阶段之后,必然转到对运营服务的需求;其次是市场做大的需要,单纯从设施建设角度考虑产业,没有太大发展空间,比如全国需要多少污水处理厂,就建多少污水处理厂,这样的考虑方式很容易就限定了发展空间。
倡导服务业的发展,就是因为它无上限,还会生发出无限的创造力,各种想不到的增值服务都可能涌现。环保产业正从资源、资本密集型,逐步向知识密集型转变,这种转变产生的价值无可估量。
同时,向服务业的转型是回归环保本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本质不是削减多少污染物,而是要维护一个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并且,只有向服务业转型,才能使得环保投入获得更多的环境收益,使环境投资更有效率。
环保产业发展环境服务业最有前景
服务业经济活动最基本的特点是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紧密结合。由此而形成了其经营上的特点:(1)范围广泛。由于服务业对社会生产、流通、消费所需要的服务产品都应当经营。因此,在经营品种上没有限制。在社会分工中,是经营路子最宽、活动范围最广的行业。(2)服务综合。消费者的需要具有连带性。如旅店除住宿外,还需要有通讯、交通、饮食、洗衣、理发、购物、医疗等多种服务配合。大型服务企业一般采取综合经营的方式;小型服务企业多采取专业经营的形式,而同一个地区的各专业服务企业必然要相互联系以形成综合服务能力。(3)技术性强。随着服务要求的提高,对技术的要求也在提高,一个优秀的服务商必须具有强大的技术集成能力,技术能力是敢于面对环境效果的前提。
同样地,环境服务业也具备上述特点。比如就综合服务这个特点来说,大型环境企业宜定位为综合环境服务商,它的服务范围超越了“设计、施工、运营”等狭义的概念。其他企业则根据自身优势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单项服务、平台服务等,即使如此,这些服务也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而不是单一的“就事论事”。
环境服务业最有发展前景还在于:首先,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产品的增多,其结果必然会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从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次,由于基于知识的环境服务业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实际地为社会节约了劳动时间,分工的细化有助于“产污”企业治污效果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第三,环境服务业经营范围广,业务门路多,能容纳大量劳动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和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真正的机会在服务业,服务业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环境服务业也同样在“就业”扩展上有非凡意义。
服务业有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之分。以增值为目的提供服务产品的生产部门和企业集合叫服务产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产品的政府行为集合叫服务事业。这就又涉及到了本文的第二个话题 “环保产业应当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市场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这才成为一个产业,如果只有政府主导,那还是环保事业,因此环境服务业的发展需要激发环保企业的热情,需要激发社会资本的热情,当然环保部门也要通过规则的制定,给市场创造形成的条件。企业生存、发展,搞收入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忽视。有了收入才能激发从业企业的积极性,才能让大家按规则行事。
无论是环境保护本身、发展产业本身,还是基于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包括充分利用市场的手段,都需要我们把大力发展环境服务业作为环保产业升级转型的一个突破口,这既是现实的又是长远的战略部署。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作用,推动产业转型。
发展环境产业,促进环境服务业,鼓励环境综合服务的发展,对地方政府、地方环保部门也具有重要意义。从经济高度上说,环境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比重的提高,不仅改善了环境,而且是巨大的经济贡献;从保护环境的效果上来看,环境服务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稳定达标;从增加全社会就业而言,环境服务业将比传统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从经济发展、保护环境、扩大就业上来说,环境服务业前景无限。
环境服务业主要商业模式探寻
商业模式决定产业业态,是企业成功的一个首要条件。作为政府应有的行为不是规定商业模式,而是让企业家有更多的自主权。如果环保产业在转型过程中,探索出几个成功的商业模式,一定会成功促进整个环保产业的业态转型。
严格意义上来讲,合同环境服务是环境服务业的商业模式之一,尚在探索实践阶段,具体成效现在还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我们积极鼓励在一些地方先行先试,也许在探索过程中会有更好的模式。
合同环境服务的特点,一是投入和环境效果直接挂钩。即政府仅强调效果,对过程和方法只做规范,不做干预。从大方向讲,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二是合同环境服务有利于精兵简政,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有利于构建“小政府、大社会”。
合同环境服务模式从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综合环境服务商一旦违法偷排,多年积累的诚信和资本就会坍塌。所以,当把实际工程交给这样的企业时,环境问题会得到很大改善。中国大量污染问题是在污染治理规模很小的情况下发生的,只有综合服务集约才有可能解决。
与合同环境服务关联,产生两种企业形态——综合环境服务商与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两种企业形态可以概括为“提供知识加实施加效果;仅提供知识或知识加实施;”。综合环境服务商内涵更丰富,更广泛,包含有信息、资本、人力资源、再保险等多个方面;而环境解决方案提供商只是提供解决方案,不承载资金等更多的问题。
在环境产业转型期,各企业的战略定位因企业而异,但终会殊途同归:大中小企业各得所需,资本在转型过程中有序流动,使得整个产业提高效率。同时政府及各级环保部门,包括一些传统的事业单位,也应从市场角度出发,鼓励企业尝试不同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的应用可以从各地环保部门的角度处发,揉到模式试点里进行。
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与管理
发展环境服务业需要解决的政策问题和其他服务业相差不多。区别是环保产业的属性决定了政府怎样创造需求,从效果监管上影响这个产业。我们需要建立专门针对环境服务业的相关法律,经济政策,金融工具,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规范体系,需要创新。
目前发展中尚存在问题,主要是:第一,执法不到位,对于厂矿企业等的偷排控制力度不够。第二,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由此引发的市场化过程中的政策、经济各方面的支撑手段不够,政府鼓励不到位。我们国家的环境产业主要还在运用计划经济的方式,主要依靠行政的手段,不是以市场经济的手段,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环保部和财政部也在商议是否在运营环节补贴。第三,环保企业的自律及政府的有效监管不够,比如:恶意竞争,超低价中标,偷工减料等,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也缺乏有效监管工具。此次出台的《意见》特意强调了环保部门通过需求做监管,将污染治理设施的实际效果信息公开,从效果的角度对市场施加影响,起到监管的作用。第四,技术支撑,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等还不够。除了这四个问题以外,就是政府、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发展环境服务业的重要性。
发展环保产业需要环保部门的强力介入,而发展环境服务业是环保部门抓环保产业的抓手。这是由环保产业本身的属性决定的:环保部门严格执法,创造需求;业主部门购买工程建设服务后,环保部门需要去验收;污染方采购了运营服务后,环保部门需要执法。环保产业的这个属性也决定了环境服务业牵引装备制造业的模式出现。
政策和管理手段的实现,还需要开展商业模式的试点。
商业模式处于摸索阶段,作为政府,针对污染治理的需求,尽量运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所以环保部门要积极提供市场化的需求,引导不同商业模式的产生。环保产业自身,也需要在此背景下,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业态的转型。所以,《意见》中提到选一些积极性高的地方做试点。同时也会考虑,把一些资本力量雄厚,信誉度比较高,很容易转换成综合环境服务商的企业,作为试点企业。这是分别从需求方面和供给角度做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