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近日讨论通过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以下简称《后续规划》)。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后续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水质保持Ⅱ类标准,支流“水华”全面控制
三峡工程于2009年如期完成了初步设计建设任务,2010年10月试验性蓄水成功达到了正常蓄水位175米,开始全面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但与此同时,三峡工程给库区水质、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国务院在此时出台《后续规划》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三峡成库以来,库区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水流缓慢,每秒流速多不超过0.01米。“流水不腐”效应失去后,面源污染中的氮磷大量聚集到回水区,遇到合适的光照和温度,自养型的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快速生长繁殖,水生态平衡被破坏。在三峡库区重庆段23条支流中,至少半数以上在每年的5月到10月,都会不同程度地暴发“水华”现象。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长江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公报2010》显示,2009年,回水区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的断面比例月平均值为35.16%,高出非回水区约22.1个百分点。而2008年,月平均值只有27.4%,高出非回水区约17.1个百分点。巫山县境内3条主要一级支流在蓄水后都发生过“水华”;大宁河自2003年9月以来累计发生“水华”30多次。
针对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后续规划》要求,到2020年,库区及相关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三峡水库入库断面和库区干流控制断面主要水质指标稳定保持国家地表水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水库支流“水华”得到全面控制。
把好环保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环境承载力
单纯的技术手段并不能解决三峡库区的环境问题。国务院三峡办规划司的相关负责人在解读《后续规划》时指出,要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就要围绕保护三峡水库水质、维护库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目标,根据建立库区生态文明新模式,以及保障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移民安稳致富的要求,将水库水域、消落区、生态屏障区和库区重要支流作为整体,综合采取控制污染、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削减库区入库污染负荷等措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根据环境保护部等部委2009年度对全国重点流域22个省、区、市水污染防治实施情况的考核,三峡库区及其上游规划治污项目完成率低于50%。此项《后续规划》提出了“控污、提载、抓重点”的思路,要求到2020年,库区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55%。要实现这个目标,还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国务院三峡办副主任卢纯指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要统筹兼顾,首先要妥善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峡上游地区是我国一个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天然气、煤炭、矿产储量丰富,依托这种资源禀赋,“十一五”期间,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各类盐碱化工、有色金属及矿产冶炼等重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同时,医药、化工和食品等高污染行业仍是库区的主导产业,其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量高出全国1倍左右。因此,控污就要把好产业转移的环保关。
其次,要妥善处理好移民安稳致富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三峡水库上游的成渝经济大都市圈高速发展,库区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处在加速发展期,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压力日益增加。2009年,三峡库区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6.23亿吨,不降反升,比上年增加了0.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增加了0.11万吨,氨氮排放量增加了0.37万吨。
采取综合手段治污,建设库岸带生态屏障
《后续规划》提出,要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为核心,着力抓好农村和城镇截污。大力建设沼气池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以及城集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要以保障饮用水安全为出发点,着力抓好水库支流“水华”治理。
卢纯表示,还要处理好库区与上游、中下游的关系。上游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以减轻对三峡库区的污染风险;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使中下游地区参与到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来。要推动以三峡水库为骨干的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后续规划》还要求,要以防治水土流失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库岸带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建设水库周边100米范围内的生态保护带。同时,还要以珍稀特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为载体,着力抓好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提升监测能力和服务功能为着眼点,着力抓好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