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环保“再生纸”推动绿色可循环经济

环保“再生纸”推动绿色可循环经济

2011-06-05 来源:中国经营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43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对于人们概念中的“纸”,中国造纸秘书长赵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严谨,不符合纸业的发展规律。他说:“‘纸’只是老百姓的简单提法,所谓的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其实质是二次纤维资源的再生,不是纸品的再生,因此‘再生纸’的这种提法并不科学严谨。而现在很多出版社、厂家等都用“再生纸”的提法多是出于市场化的考虑,有营销炒作之嫌。”

  对于人们概念中的“纸”,中国造纸秘书长赵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严谨,不符合纸业的发展规律。他说:“‘纸’只是老百姓的简单提法,所谓的纸是以废纸做原料,其实质是二次纤维资源的再生,不是纸品的再生,因此‘再生纸’的这种提法并不科学严谨。而现在很多出版社、厂家等都用“再生纸”的提法多是出于市场化的考虑,有营销炒作之嫌。”
  事实上,利用废纸已是全球共识,二次纤维产品也由来已久,并非新生事物。赵伟介绍,我国700多类纸品中平均有60%的原料成分是二次纤维,只是二次纤维含量多少不同罢了。目前我国瓦楞纸基本上已实现100%利用二次纤维,铜版纸70%~80%的成分是二次纤维,新闻纸则含有90%。所有的造纸都会生产这种纸,但是如果完全使用二次纤维原料来生产纸就需有专门设备,目前100%使用二次纤维生产的纸产品并不多。
  赵伟还表示在循环经济下,倡导使用二次纤维纸品,这种发展方向完全正确,但是我国目前还存在废纸的问题。现今发达国家废纸的率是70%,发展中国家达到了50%,而我国的回收率才有40%,并且近40%废纸原料还需靠进口满足需求。
  在赵伟看来,我国包括废纸回收在内的所有废品回收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问题,从生产到使用,从百姓到政府都要共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重视起来。“以当前我国的国民素质,人们对废品回收的认识水平还不高,百姓从不把废品当成资源来看待,而更多是换钱的概念。”
  他表示国外虽然废纸回收利用率高,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随着人们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回收废品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自觉行动”,国人认识水平的提高也需要有个过程。他呼吁在政府大力倡导宣传的同时要从经济上予以鼓励,社会百姓也要对资源的回收利用重视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可循环经济的发展。
  价格高质量不稳定制约出版社用纸意向
  《阿米》是由100%再生纸印刷,负责该书出版的弘文馆总编辑杨文轩表示,开始他对再生纸存在误解,由于技术的进步,再生纸的质量已经与一般纸张非常接近,并非想象中还夹带着稻草。在实际操作中,他发现再生纸与传统的原浆纸没有那么大的成本差距,“以前一说到环保,就觉得成本很高,但是拿到纸样价格一看,也就是5%~10%的成本差距,可以承受。”
  与一般纸相比,再生纸的颜色偏暗、柔韧性差、手感比较粗糙。一些出版社表示了解相关概念和技术,但是还没有纳入到实际图书使用中。价格高、质量不稳定是出版社考虑是否用再生纸的重要原因。
  针对目前有的出版社有意识地使用环保纸出书,笔者采访了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发行部主任刘明清,问及该社是否在倡导出版情况下投入使用再生纸,他表示他们有这个意向但还未启动相应计划,其主要原因还在于这种纸产量小,没有形成生产规模,故当前使用成本高,易加重读者负担,同时也和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有关。
  刘明清认为,推行出版不但可以从采用环保纸材料上着手,针对出版业存在的纸张挥霍浪费问题,绿色出版还能在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缩小图书开本。“现在很多图书都是16开本,这本身就是对纸张的严重浪费。”其次,精简排版。“目前,在图书排版上流行用大字体,把版拉开,刻意追求视觉效果,这也是浪费资源。”再次,减少无意义、雷同、重复等垃圾书籍的出版也是对绿色出版的有效执行。应该说,采用环保纸出版图书只是推行绿色出版的方式之一。
  刘明清表示在目前出版商获利甚微情况下,环保纸的推行使用还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支撑,例如税收优惠或者在新闻出版发强制部分推行。在此方面,上海市走在了前列,推出首套全部用再生纸印刷的环保教材,并已正式在全市500多家中小学投入试点使用。
  中国过滤分离网 www.guolvfenli.com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迫于环保压力 马来西亚停建稀土冶炼厂
阅读下文 >> 苯酚流入新安江 杭州呼吁市民多储水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196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