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企业快讯>汉阳大学开发二氧化碳膜分离技术为碳减排助一臂之力

汉阳大学开发二氧化碳膜分离技术为碳减排助一臂之力

2011-06-13 来源:大德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63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韩国汉阳大学李永武教授组所开发的技术是将二氧化碳可以简单地分离,进行化学结合的膜片。2004年开发的此技术是在无秩序排列的塑料内部的空余空间加热后,进行规则地再排列,通过此空间可以将特定的气体或电离子等有选择性地分离。

  韩国汉阳大学李永武教授组所开发的技术是将二氧化碳可以简单地分离,进行化学结合的膜片。2004年开发的此技术是在无秩序排列的塑料内部的空余空间加热后,进行规则地再排列,通过此空间可以将特定的气体或电离子等有选择性地分离。
  膜片的气孔(漏洞)类似沙时钟形状,大气孔的大小为8~9A(埃;angstrom),小气孔的大小为3~4A。A比纳米(nm)小10倍。李教授对研究的原理解释到:“二氧化碳的大小约为3.3A,虽通过气孔可以排出,但因氮(3.6A)或煤气(3.8A)等体积大,无法通过气孔”。
  特别是此技术在原有的二氧化碳分离中使用的“celluloseacetate(醋酸纤维素)”,比原有塑料素材的透过性能高500倍。根据李教授资料,虽然原有技术的二氧化碳透过度为2~3Barrer(膜片单位),而李教授组开发的透过度却达到1500Barrer。同时,对沼气的分离效率也比原有素材高4倍~5倍以上。
  此膜片只要好好地利用气孔的大小,在其它领域也可以适用。通过适当的化学处理,根据气孔的大小不一,可以只抽出所需气体,并通过此可以帮助制作燃料电池与锂充电器。另外也可以使用在高纯度氮生产的分离膜技术工程上。
  李教授解释到:“制作出好的气孔是技术,但是,只制作好的气孔并不等于完成,技术上要求的是抽出化学的气体”。
  此素材将大量排出二氧化碳工程的排出装置的大小减少后,可以提高效率,可以使用在天然气处理工程品质的提高上。
  但是,李永武教授将分离膜相关专利不是转让给国内企业,而是向美国的AP公司于2008年进行了技术移转。他对“虽然向国内的企业希望劝诱技术移转,但当时几乎没有对二氧化碳反复夹技术关心的企业,所以无法移转”的可惜之意。他虽然没有向国内企业进行技术移转,但已经树立了类似沼气火力发电所发生的大量排气工程中,可以廉价买入此技术的持续研究。
  他讲到:“GPU(在纤维重工程大型模式的透过性能中使用的单词)现在为2000左右,制作成4000~5000GPU才可降低二氧化碳处理单价”。并强调了将二氧化碳分离膜技术要在经济上得到满足。
  同时,李教授为利用天然气,预计将此技术适用在必需的二氧化碳分离作业上。
  根据他的在天然气中二氧化碳占有15%,煤炭占有85%,为了使用LPG,应清除二氧化碳。他讲到:“二氧化碳作为被认为无法燃烧的不循物,虽然已经有了清除此不循物的市场,但也愿将我们的技术适用在此市场中”。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鹤壁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工程选择采用膜工艺
阅读下文 >> 天大研发新型超滤或微滤膜生物反应器可高效处理污水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06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