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膨胀,我们生活的环境如空气、水源等受到严重污染。近20年来,工业粉尘的排放逐年增加,仅火电污染物排放量就上升了272.4%,工业废气(水)、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大气污染损失已占到GDP的3%-7%,废水、废气的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随着国家治理力度的加大,我国过滤行业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我国各种过滤材料的实际产量达48.3万吨,2010年突破50万吨。而且,新型过滤材料的研发如火如荼,一批高性能、耐高温纤维,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84)、聚四氟乙烯(PTFE)、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相继得到产业化应用。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将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未来10到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过滤材料发展最快的国家,每年的增长率将达到20%以上。作为治理火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废气排放的袋式除尘,将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涉及纺织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将有一个高速发展机遇期。
一、产业用纺织品种类、用途及发展趋势介绍
产业用纺织品既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又是一个有相当悠久历史的产业,二千多年前到上个世纪手工抄纸用的丝网就是典型的产业用纺织品,又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船用麻绳,直到现在用的船缆、渔网等也是产业用纺织品。
(Technical Fabrics)产业用纺织品在国外被称为“技术织物,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土工建筑、交通运输、医疗卫生、航空航天等多个行业,与服装用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并称为纺织品的三大门类。
种类
产业用纺织品涵盖了医卫用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建筑用纺织品、土工织物、包装用纺织品、特殊装饰用纺织品(蓬帆布、灯箱布、革基布等)、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农业用纺织品、安全防护用纺织品等二十几类。
在各类产业用纺织品中,篷帆布、合成革基布、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骨架材料、包装纺织品、过滤用纺织品的产量位居前列。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增长潜力十分可观。
发展趋势
产业用纺织品应用的领域愈来愈广泛,市场对产品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对过滤材料不管是水质过滤材料还是空气过滤材料,要求都很高。产业用纺织品已有逐步成为金属、塑料、纸张和石棉等材料替代品的趋势。随着工业用材轻量化、高性能化、多样化以及美观化的发展趋势,产业用纺织品的用途日益扩大,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未来10年间,产业用纺织品将以超过1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
可以预言,21世纪的纺织纤维材料中,产业用纺织纤维将占很大的比重。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资料分析,预计到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用纤维的总量将达到612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17%,年增长率仍将达到两位数。近年来,传统产业用纺织品持续迅猛发展,新兴领域如医用纺织品、阻燃、防护、特殊复合材料等纺织品也呈现了新颖的发展态式,有望在未来产业用纺织行业中展现繁荣的发展景象。
二、产业用纺织品“十二五”规划年内出台 万亿市场待唤醒
在国际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又称“技术性纺织品行业”,与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传统纺织行业不同,这个行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国内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等特点和优势。
数据显示,最近两年来,产业用纺织品的年增长率都在18%以上。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总产量达到723.2万吨并以约2400亿元的产值,成为跨纺织和新材料两个产业的新型现代化工业。
从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获悉,协会与有关部门联合起草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十二五”规划年内将出台。未来五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约有万亿元的市场潜力。该协会人士认为,“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还在成长阶段,预计有1万亿元的市场潜力。”
业内人士指出,在万亿元市场中,战略新兴产业将成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新能源方面,风力发电机的重要部件--叶片的制作中,就需要使用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增强复合材料;太阳能中的电池板,电池隔膜材料也需要使用纺织品;节能环保领域中,在控制粉尘、烟尘、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方面,也需要高性能的过滤除尘纺织品。
事实上,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无一不对产业用纺织品有着旺盛的需求。
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也需离不开产业用纺织品--一辆轿车需要20多平方米的非织造材料,大众汽车的一款车型每天生产中使用的汽车用内饰纺织材料就达15万平方米。
为指导产业健康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在草拟“十二五”规划时,明确了未来5至10年的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过滤、土工、医用、农用、棚盖、复合材料、消防服、阻燃产品等多个领域。
同时,针对目前行业中大多是中小型企业,销售上十亿元“台阶”的企业寥寥无几的局面。《规划》将明确,挖掘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企业,重点扶持培养,打造成龙头团队。市场人士认为,该领域的上市公司技术和管理水平较强,发展潜力较大,有望成为龙头团队的核心力量。
三、产业用纺织品 五大“掘金”技术值得关注
《纺织工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中提出,要重点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中的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农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防护材料。《纲要》指出的发展方向,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在“十二五”时期,五大先进适用技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业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在人口不断增加而土地有限的情况下,高科技的产业用纺织品能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如农田种植中使用较多的塑料膜存在不透气、湿度大等问题,采用非织造布代替的话,反季节瓜果蔬菜及一些经济作物产量会逐步提高。“十二五”时期,需要推广农用缓释材料在经济作物和果树上的应用技术,轻型耐用节水灌溉、集水和储水材料在长期干旱地区的应用技术以及防虫害包装材料的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业增产,降低农产品因不良气候造成的损失,解决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难题,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医疗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医疗保健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服务项目,数据显示,到2015年,医疗保健产业产值增长率将达到9%至11%。一次性手术衣、口罩、铺单等手术室用非织造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能有效降低医疗系统因落絮、交叉感染造成的医疗事故比例,今后几年在国内有望实现快速推广。此外,我国在人造器官、仿生材料方面多依赖进口,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等人造器官和仿生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多,这一领域亟待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化。
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目前全球卫生用纺织品市场的年销售量已经达百亿美元并且呈现逐年加快的态势。属于卫生用纺织品范畴的生活用擦布又分成个人护理用和家庭卫生用两类。个人护理用的成人类和婴儿类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基础,家庭用的卫生纺织品,比如用于房间清洁、厨房去污等的静电地板清洁布、抗微生物擦布等,由于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也进入了很多家庭,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地区市场被认为潜力巨大。今后,成人和婴儿卫生用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高档精密仪器用擦拭布、家庭用擦拭布的加工技术,都需要进一步推广以解决供应问题。
车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随着人们对汽车乘座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品在汽车内饰、隔音、降噪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正逐步显现。从驾驶舱过滤器、座椅套到后备厢内衬、隔音材料以及地毯,无纺织物扮演着重要角色。一辆汽车所用纺织品约在25千克左右。每年国内用于汽车工业的无纺织物近7000万平方米,汽车用无纺织物已占国内用无纺织物生产总量的两成,而国内的生产能力仅能提供约50%;汽车地毯每年需求量在1200万平方米,国内可以提供10%左右。包括国产座椅内饰、安全气囊、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吸音材料等车用纺织材料的加工技术和纤维原料的国产化开发技术推广后,可以有效提高汽车工业内饰和纺织制品的国产化比例。
建筑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建筑用纺织品如内墙保温隔音材料、功能阻燃材料、墙体防裂缝材料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主体的节能水平,特别是供暖供冷的能耗可节约60%以上,提升大空间结构建筑物的防火阻燃水平90%以上,提高建筑墙体强力30%以上。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土工材料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据测算,未来每年将有30万吨的需求量,建筑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历经多年的发展,我国产业用纺织品消费已占国内纺织品总量的12%,而在发达国家家用纺织品消费与服装、产业用纺织品是“三分天下”的格局。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环境、资源和民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加大,产业用纺织品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业内企业要把握机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广适用技术,融入相关产业发展中,在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四、产业用纺织品产销两旺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产业用纺织品中的绳、索、缆,纺织带和帘子布,非织造布三大类2010年1~5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达447 3亿元,同比增长达30.6%,实现销售产值434.1亿元,同比增长29.0%,产销率达97.1%。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0%以上,其中非织造布的利润总额为11.3亿元,同比增长46.3%。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非织造布和特种纱线等产业用纺织品出口数量达34.1万吨,出口金额达9.9亿美元,工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用纺织品出口金额达21.0亿美元,增长最快。非织造布和特种纱线等产业用纺织品进口数量为7.8万吨,进口金额为4.3亿美元,工业用纺织品等产业用纺织品进口金额达73亿美元。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出现强劲增长,尤其是非织造布制造。施工非织造布项目数达162项,同比增长20.9%,其中新开工项目98项,竣工项目32项。
面对原料涨价、成本上升、市场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的竞争压力,中国非织造布和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凭借其在用地、用工、用水少,且产品附加值高的优势,今年上半年,整个行业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形势积极向好,许多企业产销两旺,内外市场升温较快。
2010年上半年,我国实现非织造布产量65.1万吨,同比增加19.3%,帘子布产量达18.5万吨,同比增长18.1%。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5省产量超过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74.6%,其中浙江以17.6万吨位居首位,其产量约是第二名广东的2倍。
2010年下半年产业用纺织品整体仍然呈现稳步增长,外需市场的需求结构逐步调整,出口市场逐步回升,并保持15%左右。内需市场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环保、医疗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拉动下,土工布、过滤用纺织品、医用纺织品、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需求逐渐加大,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这类产品2010的下半年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2010年下半年国内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依然紧跟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发展趋势,结合生命健康、环境保护、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主题,依托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研发迎合市场的轻量化、多功能化高性能和高技术产品,使产业用纺织品真正成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产业用纺织品是未来“金矿”
今后产业用纺织品将是纺织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企业家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昨日表示。
据介绍,产业用纺织品又称技术纺织品或智慧型纺织品,它可增加混凝土强度,减轻飞机、火车的重量,作为纺织垫可提高路轨安全,作为窗帘与金属纤维的混合物具有防火功能,被广泛用于交通、工业、医疗、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是高附加值产品。
产业用纺织品潜力待挖掘
专家分析,大陆企业产业用纺织品起步较晚,多数企业没有实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制,相关的基础学科发展也比较落后,从事核心技术研发的机构寥寥无几,因此出现了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档产品同质化压价竞争的尴尬局面。如今,产业用纺织品也仅占全行业纤维加工量的17%。
“过去我们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视不够,很多纺织企业也不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发展潜力。”王天凯称,“目前,服装和家用纺织品的纤维加工量已趋饱和,今后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行业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
产业用纺织品成新亮点
与传统产品相比,高附加值的产业用纺织品需求广、利润空间更大,大大增强了纺织企业的竞争力,是纺织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2002年以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已形成了2400亿元的总产值。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显示出巨大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纺织业锻造核心竞争力不能再单纯依靠规模和价格,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用纺织品是新时期纺织业发展的希望。”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淮滨说。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技术竞争力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六、产业用纺织品 五大“掘金”技术值得关注
‘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的科技进步要以以下几点为目标:提高效率,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消耗--不管是能源消耗还是资源的消耗,重复利用资源--不仅是有效使用,还要降低成本。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单丝织造技术,制袋技术,滤料回收技术,非织造电池隔膜材料生产的关键技术,过滤用纺织品的节能减排应用技术。
研发重点:突破高性能、高档合成材料,医疗卫生、过滤、交通工具、安全防护等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一批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重点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的加工技术,解决可吸收纤维以及制品的加工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加大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织造成型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复合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行业的加工制造水平,到2015年实现主要高速梳理等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在行业中应用比例达到30%,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基本满足产品开发需求,重磅宽幅高速织造技术落实产业化攻关项目。
推广重点:推广市场空间广阔、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加工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材料等农用纺织品、一次性手术衣等医疗用纺织品、婴儿尿布等卫生用纺织品、汽车隔热绝缘材料等车用纺织品、内墙保温隔音材料等建筑用纺织品等,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中扩大应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调整升级。到2015年,农业用、医疗与卫生用、建筑用纺织产品在应用领域内的推广使用比例分别达到20%、40%和40%。
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凸显了行业整体产品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产业链构架不完善等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问题。我国过滤行业总体装备水平不高、小规模生产线占比较大,产品良莠不齐,市场恶性竞争不断。
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研发水平不高,投入较少,同质化竞争激烈,高端产品供不应求,低档同类产品增长过快、供过于求,过度依赖低水平、低价位的价格竞争,产品性能、功能要求的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此外,高温滤材原料仍然依赖进口,高性能纤维的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国外存在差距。这些问题影响到过滤行业健康发展。过滤材料加工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包括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高效过滤材料关键技术,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纤维滤料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