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电荒”:节能减排产业链的背后玄机

“电荒”:节能减排产业链的背后玄机

2011-06-17 来源:中国环境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276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由于市场因素煤价上涨引发火电成本加大、南方水电区域出现干旱影响水电供给,以及一些地方高耗能产业产能的释放,导致全社会用电量超出预期,电力供需出现严重不平衡。这种“电荒”现象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电荒”现象为我国的节能减排产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电荒”现象给我国的产业链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诞生。

  今年一季度以来,由于市场因素煤价上涨引发火电成本加大、南方水电区域出现干旱影响水电供给,以及一些地方高耗能产业产能的释放,导致全社会用电量超出预期,电力供需出现严重不平衡,用电高峰比往年提前到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预测报告称,今年夏季用电高峰全国可能面临3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就发生的全国范围内的“电荒”,反映出了当前经济运行的何种轨迹?对减排任务愈加艰巨的“十二五”时期来说,当前的电荒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电荒”背后蕴藏的是挑战还是机遇?
  国家电网浙江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电力缺口达200~400万千瓦。为了应对这次“电荒”,浙江省许多企业在开春之季就面临“开三停一”、“每周停二”等形式的限电措施。而从5月17日起,浙江省有序用电错避峰等级从原来D级错避峰240万千瓦调整为新的C级错避峰300万千瓦;6月1日起,浙江省对2400多家重点用能企业实行了惩罚性电价,用电超过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将加收每千瓦时0.1元的电价。
  不仅在浙江省,往年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才爆发的“电荒”,今年在全国许多地方提前到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今年夏季用电高峰期全国可能面临3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为了应对“电荒”,从6月1日起,全国15个省市电价有不同程度上调。
  “电荒”背后反映出了当前经济运行的何种轨迹?
  煤价上涨、电力价格停滞不前,由于干旱导致的水电供应减少、出现“窝电”现象,以及“十一五”末拉闸限电抑制的投资冲动反弹,重重因素叠加,“电荒”爆发成了必然之势。“电荒”的背后,是高能耗企业产能释放的客观现实。电荒问题,折射出了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之困
  按照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预计,今年将是近几年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
  “今年‘电荒’现象的出现,跟去年年末的拉闸限电有很大关系。”长期关注中国能源发展的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因为要完成“十一五”的减排任务,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拉闸限电,今年由于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有很强烈的投资冲动,要把去年限制掉的产能补回来,所以上半年就出现了高耗能产业反弹现象。加之因为干旱导致的水电供应不足、火电供应跟不上,矛盾集中到一起,“电荒”也就提前出现了。
  煤价上涨、电力价格停滞不前,由于干旱导致的水电供应减少、内蒙古等能源大省出现“窝电”导致电力无法输送出去,“十一五”末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拉闸限电抑制的投资冲动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反弹,重重因素叠加,“电荒”爆发成了必然之势。
  “在这几种因素中,高耗能产业的反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林伯强说,目前电力、钢铁、化工、水泥建材、电解铝、纺织六大高耗能产业用电占到总用电量的75%左右,高耗能产业对电力旺盛的需求推动了“电荒”的提前出现。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一系列数据说明了高耗能产业对电力需求的旺盛:今年1月~4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全国用电量1.4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4%,远远超过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全社会全年用电量7.5%~9.5%的增长速度。而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居民累计用电分别同比增长3.16%、12.14%、15.03%和13.18%,用电量是实实在在上升。钢铁、冶金、化工、建材作为我国传统的四大耗电大户,其4月份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34.4%,比3月提高了3.1个百分点。而在5月份,我国粗钢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了94%的历史高位。
  国家发改委在6月3日发布的一份题为《当前煤电油气供需形势报告》也特别指出,一些高耗能行业过度发展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是电荒发生的重要原因:4月建材、化工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1%和13.9%,分别比全国工业平均增速高4.7个和0.5个百分点。当月粗钢产量5903万吨,增长7.1%;水泥、平板玻璃、烧碱、乙烯、甲醇等产量增幅都在20%以上。在电力供应出现紧张的上半年,高耗能产业的迅猛发展让电力供需呈现更加紧张之势。
  记者对各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行了调查,注意到遭受“电荒”严重的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发布的今年前4个月经济运行数据,也证实了地方投资偏重、高能耗产业对电力需求旺盛的事实。
  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浙江省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大幅反弹,3月份,八个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其中,非金属矿和石油加工分别增长30.6%和17%,电力、纺织、造纸和黑色金属分别增长13.1%、12.9%、12.3%和13.3%;江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5.87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133.86亿千瓦时,而重工业用电量达到了109.78亿千瓦时,增长25%;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4月,全省规模工业能源消耗2183.65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8.6%,而重点耗能企业能源消耗1645万吨标准煤,占规模工业能耗比重为75.3%。
  林伯强说,2004年的电荒,与当时电力装机容量不足有很大关系,而本次“电荒”的背后,却是高能耗企业产能释放的客观现实。“电荒”问题,折射出了当前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型之困。
  “电荒”对减排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依靠“电荒”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通过拉闸限电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减排一样是靠不住的。而为了解决“电荒”问题,还有可能形成电力项目大批上马导致减排压力增大的恶性循环
  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淘汰落后的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而本次“电荒”的发生,则反映出通过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并没有真正在一些地方真正得到落实。无论是去年的拉闸限电,还是今年的电力需求猛增,都掩盖不住一些地方仍然对通过高耗能产业来推动经济增长路径的依赖。
  那么,本次“电荒”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十二五”的减排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因为本次“电荒”发生后,为缓解电力企业发电积极性,缓解部分地区遭遇到的“电荒”,国家发改委从6月1日起,宣布上调15个省份工商业、农业用电价格,平均每千瓦时上调1.67分钱。而对于高耗能企业来说,意味着成本的增加。
  这一变化在一些地方已经体现。以用电大户电解铝行业为例,有统计数字显示,生产一吨铝,平均需要耗电约1.4万~1.5万千瓦时,如果每千瓦时上涨2分钱左右,每吨铝生产成本将增加280元~300元左右。“电荒”导致用电紧张,加之电价的上涨,对于高耗能产业来说,不啻于雪上加霜。
  对于出现的这种情况,有评论指出,在国家政策无法有效地推动地方政府产业结构调整之时,眼下蔓延的“电荒”或有可能起到倒逼的作用。
  “电荒”究竟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中心气候变化课题组首席电力专家许方洁在接受记者时表示,从理论上讲,电价上涨对于高耗能行业来说会带来成本上升,对一些利润微薄的企业可能会逼其退出这个行业,也就意味着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理论上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但由于目前提的电价太低,实际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可能有限,“在电荒时提价和吃止痛片一样,先止止痛,等电荒一过,就又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林伯强也不看好“倒逼产业结构调整”这种说法,他说,即使客观上当前的“电荒”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来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依然很有限。
  “从理论上讲,如果电荒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有可能起作用,但是大家都知道,电荒只是阶段性出现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一个地方长期受到电荒困扰,那就不会在这里投资,但如果只有两个月没电,那还是可以等到的。而电荒发生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对于企业来说,短期内可以承受成本上涨,依然可以撑得过去。”
  “依靠电荒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这和拉闸限电来调整产业结构一样是靠不住的。”林伯强认为,要从根本上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只有用市场手段,用长期的价格机制使高耗能企业成本上升。因为即使在短期内通过价格杠杆提高企业的成本,企业依然可以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林伯强还指出,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它是一个需要5年、10年甚至更为长期的过程。而现阶段高耗能产业的结构是一个客观存在,“目前中国依然处于一个加速的城市化进程,对钢铁、水泥的需求都是刚性的,这是跟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起来的。”
  度过去年拉闸限电的“严冬”季节,许多地方高耗能产业的复苏和大量项目的上马,使得电力需求猛增,导致“电荒”的发生。而为了解决“电荒”,一些地方又开始上马电力项目,这是否会形成一种由“电荒”导致污染物减排压力增大的恶性循环?
  对于这个问题,林伯强的看法是肯定的,“因为对电力的需求越旺盛,一些地方政府就会扩大电力装机容量,上马新的电力项目,而电力企业本身也属于高耗能企业。上马的项目就越多,自然对污染物减排就形成新的压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电荒对生态环境保护本身也形成了压力。因为水电上马过程相对长,如果大量火电项目上马,就意味着排放更多污染物,同时也需要有更多的煤炭来供应,其采掘、运输都对生态环境本身带来很大的影响。
  即使就“电荒”本身来说,本身也意味着更多的排放,“为了解决‘电荒’,一些企业就有可能采用其他的能源利用方式,与电力相比,其他能源利用的效率会更低。从这个角度讲,‘电荒’对污染物减排来说,并不一定能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林伯强说。
  “电荒”对“十二五”产业结构调整是机遇还是挑战?
  如果能真正借助“电荒”时机,利用市场手段来把一些高耗能产业淘汰掉,真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荒”就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
  电力供需关系出现不平衡、“电荒”提前到来,国家相关部门除了采取提高电价、利用价格机制来提高供电企业发电的积极性外,还针对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发展势头,出台政策,对高耗能产业发展进行调控。
  针对煤化工在一些中西部一些煤炭资源丰富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国家发改委于4月13日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煤化工项目审批管理,不得下放审批权限,严禁化整为零,违规审批。在新的核准目录出台之前,禁止建设以下项目:年产50万吨及以下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甲醇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二甲醚项目,年产100万吨及以下煤制油项目,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煤制天然气项目,年产20万吨及以下煤制乙二醇项目。上述标准以上的大型煤炭加工转化项目,须报经国家发改委核准。
  而仅一天后的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监察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叫停拟建电解铝项目,控制产能过剩和无序扩张的势头。据悉,电解铝行业受影响产能超过700万吨。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指出,无论是煤化工产业还是电解铝产业,都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的产业,现在这些产业项目的大量上马,和一些地方只追求经济发展而不顾环境承载力有关,无序发展只会增加污染和能源消耗,进一步加大资源环境压力。
  在“电荒”提前到来期间,国家相关部门连连出台政策,对高耗能产业进行整顿,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看,“电荒”也许是个恰当的介入时机。但这些政策能否起到所期望的效果,从许多资源丰富地区已经在地方规划中把这些项目列入进来的情况来看,并不乐观。
  对此,林伯强表示了他的担忧,“‘十一五’期间为完成减排任务,采取的一些措施如拉闸限电是一种行政的手段,比较容易起到效果,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短期的拉闸限电和长期的减排是矛盾的。这也意味着‘十二五’期间不能再去借助这种行政手段来推动减排,‘十二五’的产业结构调整会更不容易。”
  林伯强说,如果能真正借助电荒时机,利用市场手段来把一些高耗能产业淘汰掉,真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这个角度来说,“电荒就不仅仅是挑战,也是机遇。”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造纸工业废水回用工艺
阅读下文 >> 绿色调控引爆脱硫市场百亿商机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15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