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水处理>直饮水遇阻 社科院报告利益补偿三隐患

直饮水遇阻 社科院报告利益补偿三隐患

2011-07-20 来源:腾讯网责任编辑:陈琳琳 浏览数:491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7月19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河源市备受瞩目的新丰江水库(万绿湖)直饮水项目自4月份提交广东省发改委以来,目前未获进一步进展。知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由于牵涉方面较多,用水审批及水量分配等关键问题仍待协调,“立项没有完全通过,还要进一步调整分配”。

       7月19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河源市备受瞩目的新丰江水库(万绿湖)直饮水项目自4月份提交广东省发改委以来,目前未获进一步进展。知情人士告诉南都记者,由于牵涉方面较多,用水审批及水量分配等关键问题仍待协调,“立项没有完全通过,还要进一步调整分配”。
      另外记者近日获得的一份省社科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调研报告透露,目前河源市面临的问题包括对水资源等生态产品市场价值的认识不足;在体制机制上存在政府职能的缺位,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东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益格局上存在不同地区利益调整三大问题。记者同时发现,在去年环保投入达22.2亿元的基础上,今年河源环保生态建设总投入预计将达30.9亿元。2012年和2013环保投入也将分别达到45.8亿元和66.5亿元。财力有限、投资不足的河源在地区生态利益补偿方面的尝试会否面临经济、社会意见等诸多掣肘,河源如何为继?
      直饮水项目进展未知
      “新丰江水库(万绿湖)直饮水项目从最初构想至今已有十余年之久。市政府专门挂牌成立了河源市人民政府万绿湖水资源开发管理办公室,负责新丰江直饮水项目的具体推进工作。”河源市委办公室有关人士如是告诉南都记者。该人士透露,河源市对生态发展的补偿机制一直在做各种探索。新丰江直饮水项目的启动即是希望自身能提供借鉴意义,在供水受水领域探索引入市场机制。“河源市的财政收入比较有限,但在环保上的投入不敢马虎,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开拓资金,主要包括社会资金、省里拨付的转移资金、财政收入等。”
      作为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新丰江水库(万绿湖)直饮水工程近年加快提上日程。据悉,东莞、深圳、广州、惠州等受水城市已悉数与河源市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将从直饮水项目中受益。
       广东省社科院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昨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提出河源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已十分突出,迫切需要下游受益地区、省和中央政府一起来帮助分担东江流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任。“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东江流域实现区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内容和路径选择。”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告诉南都记者。
       东江是珠江三大水系之一,也是香港及珠三角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东江流域直接肩负着河源、惠州、东莞、广州、深圳以及香港近40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生态用水。正因这样的战略地位,位于东江流域中上游的河源市长期保持优质水生态,对珠三角地区用水安全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
       河源:牺牲与付出
      根据广东省环保厅今年最近一期对东江水质的考察,河源市境内的东江干流与支流水质良好,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新丰江水库的水质长期保持国家地表水Ⅰ类标准。
      为了保护东江水质,河源市长久以来拒绝了各种污染性重大工业项目,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根据有关统计,5年来河源全市环保系统审批通过建设项目2202个,否决了415个总投资650多亿元的工业污染项目;淘汰落后钢铁产能362万吨,关停和淘汰水泥企业9家,淘汰落后水泥产能63万吨,对42家砖窑(厂)吊销(注销)工商执照或排污许可证,关停和淘汰印刷、食品、化工等企业20余家,累计减少化学需氧量1200多吨、二氧化硫1500多吨;在加大环保监控力度方面,完成了国控重点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安装,对重点企业实行24小时在线监(测)控。
的27.6%、东莞的11.2%、广州的4.5%、深圳的5%;人均GDP水平只有惠州的43%、东莞的31%、广州的19%、深圳的17.6%
        “东江上游一些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项目已经停止建设,河源市一些县级污水处理厂因为污水管网项目资金短缺而无法投入运营,或者建成后因为成本过高而无法维持运营。”省社科院有关内部资料透露了这样的情况。
       探索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当前从国内经验来看,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主要由政府作为生态补偿主体,按国家、省、市、县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补偿专项资金。市场化和社会公众参与作为补充,也将在生态补偿机制中占据重要比例,协调解决地区生态利益问题。
      珠江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经研究调研认为,目前河源市面临的问题包括对水资源等生态产品市场价值的认识严重不足;在体制机制上存在政府职能的缺位,水资源管理和分配机制的不完善;东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益格局上存在不同地区利益调整的问题。
      成建三建议,在当前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下,河源应积极探索市场机制运作的流域生态补偿方式,可以建立和增强以优质饮用水资源为主的生态产品的自主生产能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应重视引导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生态治理项目,将公益性补偿运作机制转变为利益性补偿机制。”例如上下游有关利益相关者、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从内容和形式上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从国家级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情况来看,目前的发展正日臻成熟和完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即将颁发的《全国生态补偿条例》将进一步明确政府在水流域生态补偿中的协调和管理责任。广东省专门成立的东江流域管理局负责实施东江流域水资源初始产权的分配方案。这些都可谓河源率先建立东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有利条件。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长春卫生局号召市民参与饮水卫生管理
阅读下文 >> 大兴水利同时亟待提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52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