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水处理>中国水危机逼水价上涨

中国水危机逼水价上涨

2011-07-26 来源:中国水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34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7月6日,半月谈发表文章《水危机逼近红线,转型逼近底线》;8日,新中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中央水利会议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要求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10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水资源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2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首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案”,限制市内瓶装水、饮料、啤酒等水制品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危机正引发更多的关注及应对措施。

  7月6日,半月谈发表文章《水危机逼近红线,转型逼近底线》;8日,新中国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中央水利会议召开,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要求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10日,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水资源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中心在京成立。22日上午,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首都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案”,限制市内瓶装水、饮料、啤酒等水制品产业的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危机正引发更多的关注及应对措施。
  中国水危机,日益严峻。关注与解决水危机,刻不容缓。据报道,我国人口占全球23%,水资源总量却仅占全球的6%,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统计的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121位,并且还被列为了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每个公民平均只能消费世界平均用水量的1/4。中国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中国水利杂志专家委员会会议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高层研讨会上介绍,目前,正常年份全国年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
  而近年以及近期来中国的旱灾再一次将这个问题突出暴露在公众面前。
  2009年全国有15个省(区、市)的89座城市出现不同程度供水短缺,影响人口1670万人;201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特别是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了史上最严重春旱,华北和西北东部等地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夏伏旱;2011年,湘、鄂、皖、鲁、豫等省出现特大旱情旱灾。长江中下游旱情尤其严重。
  相比以色列缺水,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农业每年为其国民经济带来十多亿美元的纯利润,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400毫米以上,比以色列条件优越得多,却经常发生旱灾。专家分析,在天灾之外,中国发生旱灾的另一关键原因在于灾祸,包括农业用水和个人生活用水等,浪费水情况异常严重,与旱灾灾情同样惊人。如农民种水稻,大水漫灌,生产1斤米要用掉1吨水。而一个节水研究者周知的数据是: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而据媒体报道,仅北京一年洗车的用水量就相当于一个多昆明湖或6个北海。浪费种种,让人心痛!
  专家认为,旱情的严重性应引起我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使用模式的反思。面对频频告急的全国用水形势,节水行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水价是推动节水的杠杆。
  世界银行曾发布了一份《解决中国水稀缺:关于水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建议》研究报告,建议采取适当步骤推行水交易,提高水价,使之完全反映水的稀缺价值。世界银行建议一国居民用水开支应占其可支配收入的3%至4%,而中国目前的水平不足2%。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利水电专家钱正英女士认为,长期以来的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导致水资源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没有得到充分显现。“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决定了水价必须适度上调。要把节水的成本在水价中表现出来。”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认为,水价的上调肯定有助于培养大家的节水意识的,尤其在夏天,夏天大家用水量比较大,用量大的过程当中,这种节约用水的意识就相对淡薄。如果通过经济的手段,能够提醒大家有一种约束。
  沈高明认为,价格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提高水价不仅对节约用水有很大的作用。从资源的角度来讲,代表它的稀缺性是价格水平,当这个资源的价格高到一定水平时,其他替代的资源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可能会使用。如果说,水价高到一定的水平,人们首先在一些不是很必要用水的地方找到一些替代资源,比如浇草的话可以用重水,洗车可以重水,这样将不仅仅是简单的节水,而且必将促进循环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新型膜分离装置抗污能力强
阅读下文 >> 工业废水:政策扶持与创新研发是关键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57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