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市看海”成为一道新的城市风景线。“北京迎来全市性大到暴雨”话题共引发24489905条新浪相关微博。今日,又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再次将这个关注推到一个高点。
城市排水,内涝连连。在观念问题、规划问题、道路硬化等问题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 解决城市内涝,还有哪些障需要克服?有多长的路要走?
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最低标准建设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对351个城市进行的专项调研结果显示,2008年—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 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发生内涝的城市中,最大积水深度超过50厘米的占74.6%,积水深度超过15厘米(可能淹没小轿车排气管的水深)的多达 90%,发生内涝城市中积水时间超过半小时的城市占到78.9%,其中57个城市的最大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
对此,通用技术咨询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薛涛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城市内涝严重,突出反映了排水系统规划问题,同时也与城市地面硬化,以及管线口径不对应等等技术和设备问题密切相关。但主要来说,其实还是资金问题。
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统计,目前用于市政基础设施的财政性资金仅有 4%投入到排水系统维护;养护维修资金90%依靠地方财政投入,难以按标准进行定期养护维护。来自国家防总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的排水标准一般只有一年一遇到两年一遇,其它城市的排水标准更低。根据《半月谈》报道,北京排水系统标准一般地区采用1年一遇,重要地区采用3年一遇,基本都是按国家规定标准的低限来建设的。
对于城市小区排水来说,管理中矛盾最为尖锐的是经费问题。一些研究表明,管理经费无正常来源,排水设施的养护维修费用要从物业管理费中开支,但物业费的收缴普遍比较困难,有些新村的收缴率只有20%~30%。有些房改房较多的老新村,尚未征收物业费,只能靠物业公司的其他收入和开发商的贴补来维持。而无物业管理的,只能在遇问题时由业主集资、街道出资等形式来解决。
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城市排水管网的建设明显滞后城市化进程。面对越来越恶劣的天气状况,城市内涝成为必然结果。
模式及制度缺失阻碍外部资金进入
资金问题困扰排水系统建设,是否可以引进外部资金?
薛涛认为,“此领域,目前重点进行的是污水厂市场化,管网部分没有太多收益。”排水管网建设,“没有回报模式,很少有外部资金愿意进入。”
中国水网曾做过一个城市排水专题研究,研究发现,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配套管网的建设跟不上,主要是由于资金问题。目前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国债和地方债券及地方自筹资金,由于筹资难度过大,致使市政排水管网的建设缺乏强有力的保障。
但管网项目的运营费用比较难以界定,因此,很多投资商虽然早就看好这块市场,却始终没有办法、也不敢轻易涉足其中。
中国水网曾针对管网BOT模式的可行性与推广问题面访过多位知名工程企业高层及总工,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表现出了支持的态度,但是多对管网BOT过程中会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抱有担忧以及困惑的态度。由于管网项目涉及层面多,面临诸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路由、移民、交通等复杂问题,因此,政府并不愿意把管网推向市场化。
而就管网BOT项目本身来说,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收费问题,即向谁收费、如何收取、收多少等问题。收费是很多想参与管网市场化项目或是目前正在进行谈判中的BOT项目业主所感到困惑的问题,目前国家还没有相关方面的规定。
盈利模式缺失,无相关制度,都阻碍了外部资金进入管网领域。
政府需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
资金不足,外部资金又不愿进入,薛涛认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必须由政府实行政策性财政支持。
他认为,排水系统包括管网建设必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急速扩张。以北京为例,2000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仅有700多平方公里,2010年已达近1400 平方公里,10年间翻了一番。
飞速的城市发展,不但在管网建设的数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建设必须具有相对长远的超前性。诸如“一年一遇,甚或三年一遇”的最低标准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城市发展速度。
“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超前建设,储备开发,实现永续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支持。” 薛涛介绍,面对城市发展的新形势,以及越来越恶劣的环境状况,中央政府必须对城市排水有全新的认识,从财政上抽出一定资金予以专项支持。
薛涛认为,当前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以土地收益为主。城市排水管网建设也属于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对房地产发展有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可以考虑从土地收益中预留固定的份额用于进行城市管网建设。
最近多城市内涝,让市民遭受灾难的同时,也希望可以促进中央政府重视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并将其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