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水处理>城市水资源短缺加剧 近八成市民支持推广再生水  

城市水资源短缺加剧 近八成市民支持推广再生水  

2011-08-1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526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8月10日,自然之友在京发布了“六城市居民水资源意识及用水行为调查”结果,调查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杭州、武汉等六个城市。

       8月10日,自然之友在京发布了“六城市居民水资源意识及用水行为调查”结果,调查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郑州、杭州、武汉等六个城市。结果显示,近半数市民认为城市水资源紧缺问题严重,近六成市民对城市水源安全表示担忧,有近八成市民支持在城市推广中水(中水,也叫再生水,是对经过处理的污水回收再利用)使用。
  水资源紧缺调查显示,有46.8%的市民认为城市水资源紧缺非常严重。自然之友负责人介绍,总体上讲,受访市民认为水质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城市普遍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各个城市的表现程度有所不同,比如,北京、上海、郑州的市民普遍意识到所在城市的水资源非常短缺;而南京、武汉、杭州的市民则更重视水质污染的问题。
  受访市民中,有67.2%的人认为城市浪费水的现象非常严重,所调查的六个城市在这一点上高度一致,各个城市的受访市民都表示自己所在城市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自然之友负责人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市民对于城市缺水的原因的认知基本一致。水质污染、城市快速扩张、浪费、降水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都被提及。
  城市快速扩张、水质污染、浪费被市民认为是排在前三位的原因,分别占53.1%、50.4%和47.5%。另外,有40.0%的人认为城市建设是导致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还有38.5%的人认为缺水是气候变化造成的。
  调查表明,超过七成市民认为洗浴中心、洗车行、室内戏水项目、滑雪、高尔夫球场等用水大户最浪费水,超过一半的市民认为应对现有用水大户大力推广节水技改和节水型器具,四成半的人认为应该使用经济手段促使用水大户节水。
  自然之友负责人杨东平称,调查中我们看到,城市居民仍然认为,工业是城市用水的主体,而不是居民自身。这个认识上的误差,很可能正是居民没有大力节水的原因所在。
  杨东平认为,政府没有及时、准确公开我们城市的水情是认识存在误差的原因。他呼吁,“能否像公布城市空气污染指数那样公开城市的水资源状况,从而强化全社会的危机意识?”
  中水利用率不足调查还表明,近八成城市居民认为,城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近八成的市民支持推广中水使用。67.3%的人认为家庭使用中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27.7%的人觉得安装使用中水可以减少用水成本,使水价更便宜。
  据了解现在城市的中水利用率非常低。目前六城市仅7.2%的被访者家里安装了中水。而有近六成的受访市民都表示,希望家中能够安装中水。北京市市民对安装中水的意愿最强烈,其次是上海。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多年来我国的中水利用率不足10%,主要是我国的中水价格尚不具备价格优势,同时中水用途单一、用量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中水厂成本提高。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褚俊英博士表示,综合考虑环境和经济因素,我国中水利用率的理想值应该在30%至50%,中水利用率过低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达不到通过再生利用节省水资源的初衷,过高会带来经济成本增加,社会难以承受。
  受访市民普遍表示,希望政府可以推广中水的使用,加强污水处理,提倡节约用水,推广节水措施,严惩浪费者,以应对城市日益严重的水危机。
  亦有专家指出,人们应转变对中水的“偏见”,提高中水安全性的认识。同时要提高中水回用技术,配备中水回用的相应设施也是提高中水利用的有效手段。
  自然之友建议,必须要从加快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层面,杜绝、限制奢侈型水消费;在即将实施的阶梯式水价中补充细则,对最高用水量实行封顶,彻底杜绝“有钱就可以随意消费水”的现象。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碧水源: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专家
阅读下文 >> 膜 能否具备水厂改造中爆发式增长的实力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673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