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是“中国糖都”。随着我市制糖、造纸、酒精业的迅速发展,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排放物已成为相关企业的头等大事,处理不好不仅影响企业的发展,还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
记者采访了解到,广西崇左市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引进国内创新科技,使制糖废水、废渣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变废为宝,实现了清洁生产与资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多重效果。2010年,该公司荣获国家颁发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
■ 废水循环利用,处理后可灌溉蔗田
8月2日上午,在广西崇左湘桂糖业有限公司助理环保工程师林传松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湘桂公司位于江州区新和镇庆合村孔香屯的甘蔗科研基地。记者发现,甘蔗地头有许多黑色的喷头,几名农务技术人员正在对一块甘蔗地进行灌溉,基地的甘蔗长得格外粗壮。
“我们的基地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灌溉系统,利用经过生化处理达标后的企业生化废液对蔗田进行灌溉,这些废液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能促进甘蔗生长,还能改良土壤。”该公司农务技术员陈永告诉记者,在甘蔗的生长期里,利用这些营养丰富的废液对甘蔗进行两三次灌溉后,每亩甘蔗可增产1至2吨。目前,该基地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灌溉系统,基地的3000亩甘蔗可全部得到灌溉。
制糖、造纸、酒精业产生的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有机质,如果没处理达标就排放到河流或农田里,将对水体造成污染,直接影响当地群众的健康,更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林传松告诉记者,在废水处理方面,湘桂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废水生化处理系统,建设废水综合治理及利用项目,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均采取清污分流,独立处理。2010/2011榨季,该公司水循环利用率在95%以上,吨蔗耗新鲜水量由原来的1.38吨降至0.48吨,吨蔗废水排放量由原来的2.09吨降至0.90吨。
“原来我们公司用水量很大,要用三台抽水泵,现在只需要用一台就足够了。”林传松介绍,经过对废液的生化处理和循环利用后,每年可节约近100万吨新鲜水,少排放近100万吨废水,同时还能使甘蔗得到灌溉。
■ 蔗渣做燃料,烟囱冒水蒸气
据了解,湘桂公司现有4台锅炉,全部用蔗渣作为燃料,并配套麻石水膜除尘器。蔗渣含硫量甚少,灰分较低,与燃煤相比,产生的锅炉废气无二氧化硫,且烟尘产生量大为减少。锅炉废气均经过麻石水膜除尘器净化处理,净化后的气体从烟囱排出,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如果废气没有经过净化处理,从烟囱冒出来的就是黑烟,有污染;经过除尘净化处理后,从烟囱里冒出来的就是白色的水蒸气,无污染。”林传松说,锅炉废气经过净化处理后才排放,避免对空气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这是企业的责任,是对社会负责,是对环境负责。
■ 滤泥生产固体生态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糖厂生产产生的滤泥属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有一股恶臭,可对水源和空气造成污染。湘桂公司综合利用滤泥,生产固体生态肥,变废为宝。
据陈永介绍,生态肥集生物、有机、无机、中微量元素于一体,产品实现了氨、磷、钾和微量元素之间的平衡,有机和无机养分的平衡;富含氨基酸、腐殖酸和生物菌成分,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且可以抑菌抗病,提高甘蔗抗病能力。
林传松告诉记者,以前由于周围蔗农不愿意要滤泥,造成滤泥大量堆积,既污染了水源也污染了空气。如今利用滤泥生产生态肥,既避免了污染,也增加了企业效益。
湘桂公司参加完成的《制糖企业节能减排关键性技术开发集成应用与示范》项目成果,荣获2008―2009年崇左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奖的具体项目即为污水处理和生态肥生产应用项目。该课题的实施,实现了甘蔗―制糖―滤泥―生物有机肥―甘蔗的生态循环,形成一条合理、科学、高效的生态工业―农业链,实现资源、能源和物料的闭合循环,取得工业―农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