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探索环保新路 坚持绿色发展

探索环保新路 坚持绿色发展

2011-11-04 来源:人民日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557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最近的五年,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的五年。整个环保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时至今日,

  最近的五年,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大发展的五年。整个环保工作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取得了积极进展。
  时至今日,避免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5年以前,历史上任何一个五年计划中,有关环保的指标始终没能完成。这样的尴尬终于在“十一五”成为历史。作为“十一五”规划两个约束性指标之一,污染物减排任务超额完成。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和14.29%。
  “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683万千瓦,淘汰落后产能炼铁1.2亿吨、炼钢0.72亿吨、水泥3.7亿吨、平板玻璃4500万重量箱、造纸1130万吨;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25亿吨,新增污水管网约6万公里,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由52%提高到77%;累计建成5.78亿千瓦燃煤脱硫机组,脱硫机组比例从14%提高到86%。
  五年来,国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525亿元支持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带动地方投资3000多亿元,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2.4%。建立跨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跨界污染不再互相推责;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项目完成率为87%,累计完成投资1389亿元。饮用水水源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城市供水量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4.8%,2.15亿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一系列措施也成为环境质量改善的前提,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51.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0.8%,分别比2005年提高14.4个百分点、下降6.6个百分点;全国城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下降26.3%和12%。
  农村环保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08年开始实施的以奖促治政策,中央财政投入40亿元,带动社会资金80亿元,整治村庄6600多个,2400万农民直接受益。
  全力推进“三个转变”
  法规健全能力提高在2006年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几年来,社会各界全力推进“三个转变”,环境保护的主观动力、客观保障不断增强。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环保优化经济发展的模式初步形成。
  突破不仅如此,为给环保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国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修订了水污染防治法,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在物权法、刑法修正案及其他有关法律中也针对环境保护作出了新的规定;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8项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在政策层面,脱硫电价、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试点全面开展。同时,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初步建立,现行标准已达1300项。
  从“污水靠看,臭气靠闻”的环境监测方式到环境卫星上天,折射的是环境执法监管和能力建设的有效提升。五年来,中央财政安排环保预算资金100.3亿元,比“十五”期间增加78.7亿元。中央安排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70.9亿元,支持全国52%的县区级环境监测站完成标准化建设。环保部门共查处违法企业8万多家次,取缔关闭7294家,妥善处置733起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积极探索环保新路五年环保工作的发展,给“十二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环境污染依然严重。
  从水体污染看,全国1/5的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为劣Ⅴ类。从大气污染看,2010年,全国17.2%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从土壤污染看,我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
  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事件呈高发态势。全国约有1.2万座尾矿库,其中危、险、病库占12.4%,对周围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愈演愈烈。生态保护和农村环境保护亟待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风险防范压力加大,核安全监管难度大。
  为解决这些问题,今后,环保工作将强化环保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确保实现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同时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继续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深化“以奖促治”政策,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也都将成为工作重点,而完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过去五年,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刚刚起步;未来,即使有荆棘,也必须一往无前。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北方九省市出现浓雾 含20多种有毒物质影响健康
阅读下文 >> 2011上海室内空气品质与健康论坛开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85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