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 > 滤材介质>血液过滤分离材料成研究新课题

血液过滤分离材料成研究新课题

2012-01-04 来源:中国纺织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85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世界各国在输血方面,越来越多地选择输入血液成分,而不再输入全血的方法,这可以减少患者的过敏反应,同时能提高血液不同成分的利用效率。在俄罗斯,血液成分输血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占输血总量的5%,但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研究血液成分过滤分离材料,成为一个新的科研课题。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世界各国在输血方面,越来越多地选择输入血液成分,而不再输入全血的方法,这可以减少患者的过敏反应,同时能提高血液不同成分的利用效率。在俄罗斯,血液成分输血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占输血总量的5%,但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因此,研究血液成分过滤分离材料,成为一个新的科研课题。
  俄罗斯梅季什粘胶化纤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对血液中白细胞过滤分离材料进行了研究。据悉,血液中需要过滤除去的白细胞,直径在7~15微米,少部分颗粒达20微米,其余血液成分如红细胞、血小板等,直径2~7微米。因此,血液成分滤材应具备下列特征:适宜的滤孔尺寸;必要的渗透力;良好的亲水性;滤材表面足够的阴电荷,它有助于白细胞经由相应滤孔被滤除;过滤时介质不得粘附在滤材上;滤材对血液中的红细胞、血小板等机械性损伤要少。国际上对血液白细胞滤材一般使用非织造材料,包括针刺法、水刺法、热熔法、造纸法、静电纺等,纤维品种有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粘胶纤维等,它们都具有一定的阴电荷。
  过滤时,过滤状态除了与滤孔尺寸有关,还和滤材的膨松度关系密切。滤材的表面密度、临界表面渗透力决定着过滤量,以及血液里的微粒物质是否会附着于滤材上,为了保证血液中的微粒通过相应的滤孔,所有纤维的表面应有不低于负10毫伏的电位,达不到要求的滤材要进行专门处理。
  俄罗斯的白细胞滤材,有粘胶纤维细长丝、加硫酸盐制的漂白纤维素、造纸法制的非织造材料,可以有效使用;但造纸设备的改装费用高;在通用生产条件下,生产不同的滤材,工效计算复杂。俄罗斯也有用水刺法生产的非织造滤材。国际相关领域知名的Pall公司的白细胞滤材,纤维按3种不同规格分层排列:20~33微米,7~15微米,3~5微米。滤孔孔径逐层减小。俄产滤材只有一种规格。Pall滤材滤孔总容量76.4%,低于技术要求,而俄产滤材在材料表面密度上高于技术要求很多,两者都有值得改进之处。
  血液白细胞过滤装置由三部分过滤件组成,第一部分是聚酯纤维(经亲水改性)单层非织造材料,主要滤除血液中较大物质和血凝块。第二部分是粘胶纤维和聚酯纤维,水剌法(或针剌法)的非织造滤材,过滤分离白细胞和血液其他成分,第三部分为精滤,使用聚酰胺超细纤维,直径2~3微米,静电纺制成的非织造材料,因为静电纺的纤维分布非常均匀,制造滤材时滤孔大小的调整比较容易。
  俄罗斯梅季什粘胶化纤科学研究中心,在分析比较俄产与外国产白细胞滤材的数据后,选出了上述过滤装置的三部分滤材组合。根据纤维越细,组成的材料表面积越大,滤孔的总容量也越大的原理,选用聚酰胺超细纤维,直径2~3微米,静电纺制成精滤白细胞滤材,滤孔平均孔径6.0微米,最大孔径7.2微米,总的孔隙率92%。在俄产血液过滤装置上,实验用蒸馏水经过单层聚酰胺纤维静电纺滤材,过滤量为103~105毫升/分,此滤材多层填进过滤件后,过滤量为92~96毫升/分。
  该中心与莫斯科国家血液替换和医用制剂学院等单位,按俄罗斯国标,对血液过滤用的粘胶纤维细长丝非织造滤材,包括白细胞滤材、血浆滤材、红细胞滤材、血小板滤材等进行了医用产品的化学安全性检测,毒物学检测,过滤后血液成分变化检测。据悉,该研究课题为俄罗斯—白俄罗斯两国联盟规划的科研项目之一。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环保部通过空气质量新标准
阅读下文 >> 福建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894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