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中国过滤纺织行业在过去五年取得双位数字的增长率。
“中国的过滤纺织品产量增长年均增长率(AAGR)从2005年到2010年16.7%达到559000吨”,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CNITA)会长李陵申博士说。
中国政府已开始技术纺织工业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按照该计划,从2011年经过2015年,中国的纺织行业技术产出,包括过滤纺织,复合年增长率将在9.2%,从2010年的8.2万吨到2015年12.8万吨”李博士说。
按照五年计划,中国将过滤纺织行业重点放在三个方向:
·发展高低温耐热,耐侵蚀的过滤材料。
·提高用于液体的中空纤维做出的过滤材料的性能。
·发展用于机械制造、化工、食品和纸张的过滤材料。
中国政府没特定预测下个五年期过滤纺织品的增长。但李博士说,产业将持续增长。“中国用于过滤纺织品从2005年到2010年增长16.7%AAGR,而整个技术纺织品产量增长16.0%的AAGR。在第十二个五年内,技术纺织工业将9.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因此,我们预期过滤纺织品将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李博士说。
在2015年如果过滤纺织品的产量同样在2010年占技术纺织品产量的比例,那么2010中国的过滤纺织品的产量从56万增长至到2015年90万吨,复合年增长率达10%。
液体过滤纺织品产量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CNITA),2010年中国的液体过滤纺织品产量约为180,000万吨。新材料如先进的中空纤维增加液体过滤的性能,纺织品和提振市场消费。中国的液体过滤纺织产量将超过28万万吨,市场价值到2015年达52亿美元。
过滤纺织品市场
上海东华大学沈教授说,在高温过滤材料的增长,势必推动快速增长的发电、钢铁产业。
发电行业目前是最大的高温过滤纺织用户。在2010年,中国的燃煤植物消耗1.921亿元公吨煤炭,其中排放了共1360万公吨气体。为了减少排放量的70%,应该消耗总数的24.6万平方米的过滤纺织品所使用袋式过滤器。
沈先生说,平均每平方米的高温气体过滤布重量是500-600 克。因此,每年在重量方面的消费12,300-14,760万吨。潜力以价值计算的市场是231-277亿美元。但据BFC CAEPI,在2010年的实际消费量仅为约7000万吨,市场价值1.31亿美元。
中国五大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区总经理陆启洲分析,中国的燃煤发电部门将在保持增长未来五十年此外,严格的环保法律将增加的要求减排。基于上述因素,每年的潜在耐高温消费过滤用纺织品燃煤电厂可达到24670万吨与市场,到2015年4.62 亿美元的价值,所以这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能增长从2011年的131万美元的28.7%到2015年为4.62亿美元。
耐高温过滤纺织品也有其他应用领域,如水泥、钢铁和固体废物处理。在2010年,中国电力发电行业消耗的37%的耐高温过滤纺织品,钢铁行业消耗的25%,水泥行业消耗的28%,固体废物治疗消耗4%,及其他消耗6%。中国总抗高温纺织消费量为18,900万吨,在2010年用了354万美元的市场价值。从2011年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28.8%,到2015年,达到67,000万吨,市场价值1.25亿美元。
耐高温材料
沈教授说,有6种耐高温人造纤维制造材料。他们包括:
·PPS(聚苯硫醚)纤维,这是用来在温度120-160摄氏度,每吨价格90,000-120,000人民币;
·P84聚酰亚胺纤维,这是用于温度高达230摄氏度,每吨价格约42万人民币;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ene)这是用来在温度260摄氏度,每吨价格的25万人民币;
·玻璃纤维,这是在使用180-250摄氏度温度,每吨价格约30,000-50,000元;如科密欧芳纶纤维,NOMEX和CONEX,这是使用温度为180-220摄氏度;
·PSA纤维,这是在使用180-250摄氏度温度,每吨价格130,000-150,000元人民币。
·“其他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高硅纤维,可能是最有前途的新的耐高温材料。混合材料的特定功能也可用于制造高温顽固性材料”沈教授说。
过滤与分离用纺织品“十二五”发展规划
技术进步成效明显
非织造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大幅提高了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效率,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我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生产装备与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生产成本降低了20%。产业用经编和立体编织技术的进步,实现了风力发电叶片、卫星支架、火箭喉衬等异型材料的稳定生产,满足了航空、新能源领域需求。新型纤维应用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品种,扩大了应用领域,芳纶、聚苯硫醚等高技术纤维应用于气体过滤材料,使过滤用纺织品使用环境扩展到高温、易腐蚀的复杂环境,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了滤尘效能。
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产业用纺织品骨干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的企业20家,超过10亿元的企业10家。骨干企业在交通工具用、医疗与卫生用、合成革用、土工用纺织材料领域均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在推动相关标准制修订和拓展市场应用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产业集聚发展趋势明显,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福建、上海等六省市产业用纺织品产能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形成了浙江海宁经编复合材料、江苏阜宁过滤材料、山东陵县土工合成材料、湖北仙桃医疗与卫生用材料等主导产业突出的产业集群,集群规模化效应初步显现。
1、耐高温袋式除尘滤料。研究耐高温、耐腐蚀、高吸附、长寿命袋式除尘材料,提高高性能纤维的可加工性能,减少加工过程对纤维功能的损伤,分别满足高温、高粉尘量、高酸性、高氧化性等气体的过滤需求,解决袋式除尘在钢铁、水泥、冶金等行业应用技术问题。
2、复合过滤材料。选取具有不同性能的多种纤维加工制成滤材,解决非织造和织造复合技术,滤料表面精细加工后处理技术,覆膜技术和在线自动复合加工技术,开发高功能或专一功能的滤料,实现高效率、可分解二恶英、可回收重金属等功能,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利用合成木浆(SWP)开发耐腐蚀、高吸附、高精度、多层组合的过滤材料,代替传统的滤纸,缓解进口木材和木浆的紧张局面。
3、中空纤维及膜材料。加强中空纤维纺丝技术和膜技术研究,提高中空纤维膜通透量和抗污染性,扩大其在污水深度治理、水净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生物材质中空纤维膜材料制备技术,突破中空纤维在血液净化器或膜式血液氧化器等体外过滤器中的应用。
4、医药、化工、食品、造纸等过滤用纺织品。提高单丝高密织造技术水平,开发推广具有分离精度高、抗菌、高导湿等性能的滤料,扩大在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微纳米复合纤维非织造超精细过滤材料,扩大在精细化工领域的应用。
重点:袋式除尘在发电、冶金、建材等领域推广示范工程,开发耐腐蚀、可分解、高吸附、耐高温、长寿命袋式除尘材料,燃煤电厂高温烟气过滤材料全面实现国产化,滤袋使用寿命达到4年,火力发电袋式除尘应用比例由10%提高到30%以上,垃圾焚烧领域袋式除尘应用比例达到100%。
主要挑战
1、产需衔接不足。产业链协同开发不足,专用纤维原料、装备、制品及应用领域不能形成有效对接,影响产业用纺织品的市场开拓。生产领域的产品标准与应用领域的使用规范不够协调统一,产业用纺织品的权威检测和认证机构的缺失,制约产品进入高端应用市场。
2、产业结构矛盾突出。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数量多,对完整产业链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少,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中低档产品市场竞争激烈,高性能产品主要依赖进口或由跨国公司主导。如国内一半以上纺粘非织造生产线年产能仅1500吨,近90%的生产线是单一丙纶纺粘品种,而美国单线平均产能8000吨左右,主要是复合纺粘生产线。全行业研发投入少,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缺乏,行业技术服务平台缺失,制约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如国内企业生产的车用内饰纺织品只能为中低档轿车配套,高级轿车内饰材料由跨国公司提供,高端生物医用纺织品主要依赖进口。
3、国际产业格局调整加大我国发展高性能产品的难度。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和供应链整合优势占据着全球垂直分工的高端和主动地位,垄断了大部分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用纺织品市场。随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实施,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大了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进行结构调整发展高性能产品和进入高端市场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