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笔者觉来,抛开滤清器行业与主机厂配套市场不谈,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预测,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到201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660亿元,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更将突破万亿元。郑少华先生这样的观点却是与一片大好的趋势不太相符,因为作为易损易耗件的滤清器在汽车维修保养中必定会有广阔的市场。
每个品牌都会有人做 每个厂家都会有市场
对此,郑少华先生给笔者举了个例子。
他说:“比如你是一个创业者,要做滤清器的经销。因为大品牌已经形成了很高的市场覆盖率,自然它要求的代理门槛就高,作为大部分一般的创业者而言并不好拿到经销权。所以,只好去做小一点的品牌,甚至有些大品牌的二三级代理商也可能转做小点品牌的一级代理商,等到这个小点的品牌成为大品牌后它的代理门槛也提高了,一般的创业者只能再找更小一点的品牌,如此循环,所以无论多大的品牌或者是小的品牌都会有人代理,都有销售渠道。”
也正是因为行业的“钱景”可期,加上行业入门门槛低,吸引了很多资金进入行业办工厂、做品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滤清器生产企业有1000-2000家左右,并且有大多数为小作坊式的生产企业。即便如此,因为上述原因这些企业中做得好的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销售渠道,都将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如此,正应了郑少华所表述的“行业市场被细分掉,将形成每家企业2000万-3000万左右的年业绩和少数几家业绩上亿的行业格局”的观点。
中国滤清器市场的根本问题:不是消费者说了算
有观点认为,我国滤清器行业正在进行洗牌,日后产业集中度和企业数量都会更为“凝练”。看上去这种观点跟郑少华“各据一方”的观点会有冲突。不过,在他看来这一点都不冲突。他认为,行业洗牌一直都在洗,在十年前他们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预测,但是现在依然是这样,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甚至很长时间里行业洗牌观点中的愿景还只能是愿景。
造成这一原因的根本在于中国滤清器行业市场不是消费者说了算,而是维修厂说了算。
在美国,因为普通车主自己动手能力的强大,很多汽车维修可以自己动手,这就给了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也运生了他们汽配连锁超市的渠道模式,车主可以进入到超市自主的选择某个品牌的滤清器产品,选购完后他们拿回家自己去换,自己有完全自主的选择购买权。
但是在中国不行,不说汽车修理就是换油、换三滤这些简单的养护大多数车主都选择到维修保养机构去,这等于把话语权给到了维修厂手中,这也让上游供应商的终端变成了维修厂,维修厂通过营销与某个品牌达成合作,去到它那里维护就只能用与它合作品牌的产品,加上对利润的唯利是图,这就给了各类厂商市场机遇;这也成为我国滤清器行业大多数厂商都能占据一定市场份额的原因;也是我国滤清器行业格局难以整合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此看来,我国滤清器行业目前或者以后一段时间内都将处在一种“饿不死撑不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