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到底去哪儿了?中间经过了多少环节?最终又会变成什么?昨天,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在鹿城区滨江街道洪殿社区举行“垃圾去哪儿了”主题活动,向社区居民介绍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消纳和处置的知识。
第一站:垃圾屋→垃圾中转站
昨天上午6时许,家住市区上陡门的黄老伯将手里提着的一袋垃圾丢在了小区的垃圾屋中,这袋垃圾开始它的旅程。没一会儿,负责小区保洁的陈师傅骑着三轮车来到垃圾屋前,收集垃圾并送至上陡门垃圾中转站。
在垃圾中转站里,这袋垃圾被垃圾收集压缩转运设备压缩之后,与其余5吨生活垃圾一起装上了垃圾清运车。据滨江环卫所所长陈德强介绍,上陡门垃圾中转站每天要压缩转运约60吨的生活垃圾,滨江街道共有5个这样的中转站,每天约有250吨的生活垃圾需要转运,如果遇上雨天或是节假日,垃圾量会增加。
第二站:垃圾中转站→垃圾焚烧发电厂
上午9时许,清运车将满满一车垃圾从垃圾中转站运到了临江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这里,垃圾将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
首先,清运车将整车垃圾倒至发电厂的垃圾库内。随后,一支巨大的抓斗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将位于库边的垃圾抓起并堆放在一起进行发酵和脱水。从垃圾中脱离的污水有一个专用名词——“渗沥液”,它将被送到发电厂内的污水处理站,经一整套复杂的处理后最终成为清澈的水,并回收利用。
据发电厂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刚送来的垃圾水分多,热值较低,不易燃烧,因此垃圾发酵一般要经过5~7天。发酵之后,垃圾将被抓斗抓至焚烧炉,在1000℃的高温下焚烧。垃圾在锅炉内高温焚烧所产生的蒸汽,经蒸汽管道进入汽轮发电机组,热能转化为电能,除电厂自用电外,其余部门向电网输送。据发电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虞建正介绍,该厂每天向外输送约40万千瓦时的电量。
焚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要经中和反应塔、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系统净化处理,达标后排入大气。
第三站: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筑工地
垃圾在经过高温焚烧后将变成两种物质,一种是飞灰,它将按比例与水泥搅拌混合之后制成固化块,由于飞灰内还含有有害物质,无法二次利用,因此由飞灰制成的固化块将由车辆运输到填埋场填埋。
另一种产生的物质为渣土,渣土冷却之后将被送至发电厂旁边的制砖厂,经过滤后被制成炉渣多孔砖,然后被运至各个建筑工地。
据市环卫处的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区共有临江、永强、东庄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按设计规划,每天可处置3085吨垃圾,但由于焚烧炉定期需进行检修保养,因此实际每天只能处置约2700吨生活垃圾。目前,市区每天产生的垃圾有3300吨左右,也就是说,每天的垃圾处理缺口达到了300~500吨。我市出台了垃圾联保机制,将市区每天无法消纳的垃圾运至平阳、乐清、永嘉的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置,勉强达到了日产日清的目标,但是这终不是长久之计。“目前,永强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正处在环评和设计阶段,天长岭垃圾填埋场也正在政策处理阶段,这两个工程建成之后将大大提升市区垃圾消纳能力。但在此之前,希望市民们能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为我市创卫献上一份力量。”这位负责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