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原材料石化化工行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原材料石化化工行业“十一五”发展成就

2010-12-28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457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产品市场活跃,装置高负荷运行,企业效益较好...

  一、总体发展情况
  (一)前三年经历了发展高峰期
  “十一五”前三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产品市场活跃,装置高负荷运行,企业效益较好,产业和布局结构调整步伐较快,经济增长方式有所转变,在发展中求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在此阶段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25%、18.28%和21.50%,远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和发达国家化工产业的增长速度。主要产品能力、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二)后两年行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石化工业经历了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油价下降迅速向石化产业下游传递,石化产品价格的下跌幅度远高于油价的下跌幅度;经济衰退引发石化下游市场疲软,直接影响石化产品的需求,造成出口下降;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产生市场供需矛盾。为应对金融危机,国家于2009年5月出台《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全行业认真落实调整振兴规划,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全行业的企稳回升,保持了较快发展。
  二、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炼油能力大幅提高
  截至2009年底,我国拥有炼厂150多个,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4.51亿吨/年,居世界第二位,其中规模达到千万吨级的炼厂14家,占总能力的37.3%。随着我国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炼油技术水平也取得较快发展,依靠自主创新,目前已经掌握了建设千万吨级炼厂的能力。近期我国建设的单套炼油装置规模不断提高,如1200万吨/年常减压、300万吨/年重油催化、210万吨/年加氢裂化、420万吨/年延迟焦化、410万吨/年加氢精制、150万吨/年催化重整等。
  (二)煤化工行业快速发展
  传统煤化工逐步成熟,国内合成氨、甲醇、电石和焦炭产量分别占全球产量的32%、28%、93%和58%。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全面起步,目前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正顺利推进,其中神华煤制油工业示范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神华包头煤制烯烃示范项目已试车成功,新型煤化工产业即将步入产业化轨道。技术装备方面,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煤制油技术、大连化物所DMTO技术、清华FMTP技术等,在世界煤化工领域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三)化肥行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2000年以来,我国化肥产量由3186万吨增至2009年的6707万吨(折纯养分,下同),年均增长8.6%,自给率由不到80%转变为目前的整体自给有余。2009年我国生产氮肥4864万吨,磷肥1480万吨,钾肥363万吨;生产合成氨5136万吨,尿素2932万吨。化肥(实物量)进口392.1万吨,出口884.8万吨。氮肥自给率104%,磷肥自给率110%,钾肥自给率76%。总体上看,化肥工业基本满足了我国农业生产需要。
  (四)化工新材料发展提速
  化工新材料包括有机硅、有机氟、工程塑料、膜材料、高性能纤维、纳米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等,“十一五”期间化工新材料工业增加值大幅提高。传统化工新材料领域,我国已发展成为初级氟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并已在聚四氟乙烯等氟化工深加工产品领域取得突破,同时,2009年底,我国有机硅单体生产能力已达到119万吨/年,未来几年内,我国有机硅单体不仅可以实现自给,而且还会有大量出口。新材料目前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将在高端化工材料领域有快速的发展。
  (五)基地化格局基本形成
  我国石化产业的布局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三大石化集聚产业区和上海漕泾、南京扬子、广东惠州等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型石油和化工基地,并建成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宁波化工园区等一批具有国际化管理水平和地方产业特色的化工园区。
  (六)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批大型石化装置采用了自主研发技术,如MDI大型化技术,丙烯酸及酯技术、二甲醚技术等,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一批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建设的工业化示范装置进展顺利。如50万吨/年催化裂化制乙烯项目、60万吨/年煤经甲醇制烯烃(DMTO)项目,3万吨流化床甲醇制丙烯的FMTP工业性试验装置建设,万吨级聚苯醚(PPO)项目。
  (七)国产化装备取得突破
  国产化关键装备制造取得了突破。乙烯行业的乙烯裂解气压缩机、乙烯机、丙烯机等“三机”立足国内制造,大型乙烯裂解炉、大型空气装置实现国产化;烧碱用离子膜实现国产化;我国自主开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已在国内推广;自主开发了“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投煤量为1000吨煤/天的工业化装置。在生物化工领域,高纯度井冈霉素生物催化生产井冈霉醇胺实现产业化,提高了井冈霉素产品的质量,打开了国际市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十一五”科技推动纺织大国迈向强国
阅读下文 >> 我国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39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