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行业资讯>郑泉水教授:计算机模拟水分子在过滤膜中流动即将呈现

郑泉水教授:计算机模拟水分子在过滤膜中流动即将呈现

2011-03-09 来源:商业价值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12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曾经焦虑过:作为清水计划的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一度觉得找到了大幅降低水净化成本的科技手段,却又在完

  清华大学郑泉水教授曾经焦虑过:作为“清水计划”的负责人,他和他的团队一度觉得找到了大幅降低水净化成本的科技手段,却又在完成实验所需的海量计算内容面前困惑不已。
  郑泉水教授实验的核心在于利用水在只能容纳几个水分子通过的过滤管道内的超快流动和水在经特殊处理后的表面的超常蒸发,来实现降低污水净化能耗的同时提高淡水的产量,从而最终降低净化水的成本。
  看起来,这样的技术将为当前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状况带来福音,但实验却受制于一个最大的瓶颈——这项技术研究成功、投入实际应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准确地模拟水分子在过滤膜的管道中的低速流动来理解其机制,从而根据对该机制的理解来打造经济高效的水处理设备。而实现整个模拟过程所需要的运算工作,若是用实验室现有的计算机来做,则需要数千年的时间。
  幸运的是,郑泉水教授的研究项目得到了IBM全球网格同盟的帮助。
  2010年9月20日,IBM公司在清华大学宣布与郑泉水教授的团队携手开展全球网格大同盟“清水计算”研究项目。运用全球网格大同盟免费提供的强大计算能力,使研究项目的整体计算时间可缩短到1年左右。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IBM于2004年倡导并搭建的全球网格大同盟,正越来越把IBM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一个造福社会的公共人道主义网络。
  何为“全球网格大同盟”?不同于其他跨国企业以具体项目为单位的公益行为,全球网格大同盟体现了IBM“微公益”的理念——依托IBM公司在计算和科技方面的强大实力,将全球十几亿台个人电脑的闲散时间集中起来,共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全球网格大同盟的核心在于深度发掘计算能力对社会进步的价值。通过发动公众参与,帮助造福人类的公益项目获取强大的计算能力。
  在IBM中国研究院王浩博士看来,全球网格大同盟的出发点有两方面:“一个方面是个人电脑实际有效使用率低于5%,所以有很多时候这个资源是被白白地闲置,或者被浪费。另一方面,像全球顶尖的研究团队从事的基础性研究非常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来实现和支持。IBM发起全球网格大同盟实际上正好是通过网格计算,或者说是一种开放的云计算平台,把这两个要素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这项计划中,加入到大联盟的志愿者,只需要下载一个很小的软件,该软件就会自动从中央服务器里获取计算的任务。当志愿者的电脑闲置或者处于屏保的时候,志愿者的电脑实际上正在为很多造福人类的科研工作贡献力量。
  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超过52万名的志愿者在贡献自己闲置的计算力,超过160万台的计算机参与到全球网格大同盟当中。目前,全球网格同盟为全球营养水稻项目返回了1200万次计算结果,贡献了1.1万年的计算时间;借助于此,非洲气候研究项目完成了数据采集工作,即将开始研究分析阶段的工作;“寻找治疗登革热药物项目”发现了多个潜在化合物,已经进入实验室检测阶段。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天津工大与大连理工合作研制出自清洁电催化膜反应器
阅读下文 >> 调兵山煤矸石电厂锅炉给水处理系统采用全膜处理工艺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522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