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得益于宜兴市在江苏省率先建立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监管”的城乡一体污水处理运行模式,通过科学谋划,整合资源,收到良好效果。
为什么规划上要适度超前?
形成城乡污水治理立体体系
宜兴市坚持“城乡一体、区域统筹”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分区处理、适度超前”的理念,将全市现有的14个镇2038多平方公里规划为11个分区建设污水处理厂,实行区域污水集中处理。
据了解,宜兴市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总规模22.5万吨/日,新建污水主管网945公里,总投资约17.8亿元。2010年,围绕新建居民小区、主要工业集中区、旅游度假区、集镇规划延伸区及路网配套,宜兴市还启动新建了60公里污水主管网和3座污水提升泵站,并实施了新一轮污水纳管攻坚。目前,宜兴市已完成了对所有建制镇、园区、街道具备纳管条件排水户的调查,组织了大规模的纳管统一设计工作。
“十二五”期间,宜兴市又提出了新的污水体系建设思路,即以“优化主框架、提升总能级、污水全收集、农村上水平”为要求,围绕污水厂网建设、控源截污纳管、农村污水有效治理等重点,进一步加快城乡污水收集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宜兴市污水处理工作的成效和优势。
处理能力怎么实打实地提高?
提高纳管效率,小区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为实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宜兴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全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快速提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据统计,宜兴市现有11座污水处理厂,总能力达20.25万吨/天,出水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城北、官林两座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其中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再生水标准,全面实行中水回用。截至目前,宜兴市已集中投入10多亿元,建设污水管网1200多公里,提升泵站18座,污水管网覆盖全城区、各建制镇中心区、工业集中区、风景旅游区及农村主要集中居住点,全市污水处理主框架全面搭建到位。
提高纳管效率是加快提升污水处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宜兴市大力组织开展城乡污水纳管,完成污水纳管1.5万多户,并把规范和完善居民小区污水设施作为突破口,加大了小区内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车库污水三大重点改造。全市所有新建小区和90%的老小区,共1800多万平方米实现了雨污分流,近3年新增生活污水约7万吨/天,新增了17个小区阳台污水和车库污水通过“统建”一次性接入污水管网,极大地提升了管网的工程效益。
此外,宜兴市还积极开展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通过采用无动力或有动力、低成本、易管理的生态处理技术,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了76.8%,建设了一批景观式、花园式、自然式的村级污水处理工程。
据宜兴市农林局副局长芮良介绍,一个投资20万元的无动力处理设施可以处理60户的生活污水;一个不超过1千瓦的微动力污水处理设施,投资40万元左右,可以一次性解决100户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而且基本没有后期维护费用。目前,共有135个村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