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涉水”的步伐渐渐有加快之势。这其中有单纯做财务投资人的,如丸红、伊藤忠,也有想参与运营环节的,如日立。而更早之前,日本企业在中国水处理市场上,主要以设备、技术厂商的面目出现。在日本“涉水”企业抢滩中国市场的潮汐中,膜厂商的表现比较抢眼。
这些膜厂商包括:三菱丽阳、旭化成、东丽等。
2011年3月8日,安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久保田株式会社实行战略合作,引进日本久保田膜设备的生产制造技术,合资成立久保田国祯环保工程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MBR设备和工艺的生产、研发、销售以及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工程总包。
蓝星东丽公司于2009年在北京奠基,是一家反渗透膜厂商。引进东丽从制膜到卷膜的生产技术、以及从制膜到卷膜的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在中国建立反渗透全套产品的生产基地,目前蓝星东丽反渗透工厂已建设完成并正式投产。
另有爆料称,“三菱丽阳已经和一家环保央企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最高级别的领导进行了会谈,确定了将在泛环保领域的全面合作。”同时,三菱丽阳和北京的碧水源(以MBR出名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也有技术上的合作。并且,2011年,三菱丽阳计划重组中国市场人马,以和以往不同的商务模式开拓市场,寻求和地方政府直接合作,投资建设、运营BOT污水处理厂,而不是只提供膜产品。
除此之外,同方股份和日本NOK去年也在江苏无锡合资建厂,生产家用净水器的微滤膜及滤芯、工业超滤膜组件、大型MBR膜组器等系列产品,通过研究开发、产品制造、工程服务等形式,专业从事饮用水水质改善、工业用水净化、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等业务。
关于日本膜厂商的行动,还有其他各种市场传言,除了以上几个事件,可能其他谣传最后不会有结果。但是却显示出在中国水处理行业,日本膜厂商跃跃欲试的情态,也表明企业的原始需求和产业的客观要求是一定存在的。碧水源以MBR技术实现市场传奇之后,中国水处理领域甚至资本市场对于膜的关注异乎寻常。日本在技术方面又比较有优势,因此和中国水企业难免一拍即合。
今天的中国水处理行业,已经开始热闹起来,好似一块七巧板,日本企业的加入,更增加了很多组合的可能。组合的逻辑是:A和B是否对某块业务同时感兴趣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AB合作是否可能改变格局(比如国祯和久保田的合作)。就算A和B之间在其他业务上有竞争关系,只要A和B的竞争不是行业第一和第二的竞争,就不会成为阻碍。不妨来放开想象力,拼拼七巧板。
这其中的最大变数,是新业务是否有预期的激活效果。比如MBR业务是否会对国祯的上市起到决定性帮助?是否会帮助久保田成功打开中国市政污水处理的大门?这还很难说,毕竟有碧水源珠玉在前,三菱丽阳和GE也不容小觑。
从国人以往的经验看,合资是痛苦的,双方的目的和利益基础各不相同,想取得美好的结果需要只能互相妥协。不过,最近日企膜厂商的行动背后可能的确凸显三个现实。
第一是天时,当前中国水行业恰逢其时,被当做战略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同时,膜材料作为高新材料也受到鼓励;行业合纵连横将大行其道,并购、合作并不只在国内企业之间进行。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膜领域的技术引进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鼓励,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通知中,鼓励引进的先进技术就包括“污水再生利用膜材料生产技术、高性能海水淡化用反渗透膜制造技术”。此处的引进技术是指买断或许可方式进口国外先进专有技术或专利,或通过合作开发,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先进专有技术的行为。对引进此类先进技术,中国政府给予贴息支持。
第二是地利,中国市场多元化,水处理领域及更宽泛的环保行业还没有绝对垄断地位的公司存在,即时被热炒的MBR,碧水源也没有形成一家独霸的局面。
第三是人和,中国的行业高层们(包括国企和民企),对于外来的技术与经验,即便不是盲从,也是很欢迎的态度,他们识实务,不忌讳分享和借力。
最近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事件是否会影响到双方合作的内容和进程?加速推进、扩展还是延缓?目前还很难说。近期一个相关的事情是:日本东丽株式会社和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蓝星东丽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原定于2011年4月8日举行开业盛典,目前这一典礼已因日本地震的原因推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