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目标确定后 技术装备能否跟上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国家继续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同时又把氮氧化物和氨氮列入了约束性指标,指标的减排幅度是8%~10%。
目前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业还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市场不规范、政策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方面是为了完成环境治理任务,满足约束性指标要求;另一方面是我国环保技术装备发展的现状,这些都迫切需要研发、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和有效的环保技术装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副司长高东升说。
技术差距不断缩小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污染治理的思路也会有较大转变。”环境保护部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告诉记者,国家将持续推进总量减排,用倒逼办法,实现末端治理向中端、前端防治转移。
同时,“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坚持源头预防,综合推进,强化结构减排,落实工程减排,完善监管减排,推行清洁生产,降低产污强度。吴舜泽说,火电的脱硫、脱硝仍将是“十二五”减排的重点。
以电厂和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脱硝为例,据记者了解,环境保护部近期将颁布实施修订后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称,“这个排放标准比原来的严格得多,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
而要符合新的节能减排要求,过去大量的环保设备可能都起不了作用。
“这就需要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环保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为重点,强化供需对接。”高东升说。
事实上,进入“十一五”以来,我国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已经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总体规模迅速扩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产品品种显著增加、技术水平明显提升、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下称“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秘书长陆军介绍,我国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企业财务数据充分体现了该行业的高成长性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资源利用技术装备委员会近期根据各上市公司公布的2010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汇总分析了节能减排装备的盈利情况,其中,节能装备的毛利率最高,为42.13%,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余热发电成套装备和其他环保设备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0.58%、25.80%和36.69%。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的毛利率为20.58%,低于行业总体水平(29.83%)。
该委员会的调查显示,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我国节能减排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覆盖了节能减排的各个领域,一般技术、产品和服务可以基本满足市场的需要。
陆军着重介绍了四个方面的成就:
在烟气脱硝方面,成功研制了1000MW等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烟气脱硝装置,应用SNCR脱硝技术实施了300MW锅炉改造,并有多条引进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CR电站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线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