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一些火电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成二次污染

一些火电脱硫石膏和粉煤灰成二次污染

2011-03-31 来源:中国能源报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05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  以脱硫石膏为基础的高强石膏凝胶材料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也同样具有重大作用。只是,它的节能减排

  “以脱硫石膏为基础的高强石膏凝胶材料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也同样具有重大作用。只是,它的节能减排的作用还没有引起重视。” 3月19日,由中国能源环境技术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工业副产品石膏、粉煤灰、煤渣资源利用及市场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主办,山西金磊石膏研究所总工王永昌在会议上强调。
  被忽视的“二次污染”
  脱硫石膏为火电厂脱硫副产品。在“十一五”期间,为了实现环保要求,减少大气温室气体排放,火电脱硫被作为减排的重要举措。
  根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力推动火电脱硫,并取得了巨大成效。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报告指出,2009年重点城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43毫克/立方米,较2008年下降10.4%,较2005年下降了24.6%,提前完成了“十一五”的脱硫目标。
  但是脱硫目标的实现,不代表环保的彻底成功。节能减排中的“二次污染”已经存在。
  我国目前采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工艺和设备。这一技术虽然对减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污染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又产生了硫化石膏副产品。其中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设备每处理一吨二氧化硫产生脱硫石膏2.7吨。
  “脱硫石膏这些节能减排的副产品,包括粉煤灰在内,如果不加以应用,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中国环境科技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刘雅竹解释道,“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全国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等工业副产品高达数亿吨,但是它们利用率非常低,这些工业副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资料表明,大量被抛弃的脱硫石膏会产生二次污染:脱硫石膏经太阳暴晒后,蒸发出刺鼻的酸味;挥发后的酸性物质又加重了酸雨的危害;经雨水冲刷后的脱硫石膏渗入土地、农田,污染地下、地表水。
  一些专家认为,尽管烟气脱硫技术转换了污染的形态,但是形成了脱硫石膏这种危害严重的污染源,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它释放的有害物质将可能对环境造成更大危害。
  “中国所面临的粉煤灰问题的规模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曾经表示,“粉煤灰是火力发电的必然产物,每消耗4吨煤就会产生1吨粉煤灰。中国的火电装机容量从2002年起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因此,粉煤灰排放也在过去8年内增长了2.5倍。”
  粉煤灰也是火电厂生产的工业副产品。火电厂的粉煤灰是我国当前排量较大的工业废渣之一,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燃煤电厂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大量的粉煤灰不加处理,就会产生扬尘,污染大气;若排入水系会造成河流淤塞,而其中的有毒化学物质还会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资料:2009年,中国粉煤灰产量达到了3.75亿吨,相当于当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两倍多,其体积可达到4.24亿立方米,相当于每两分半钟就倒满一个标准游泳池,或每天一个水立方。
  循环利用可化解危机
  “水泥生产是我国仅次于燃煤发电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未对此加以关注,也没有针对水泥的碳减排技术指引。”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山西省委主委王宁表示。
  “水泥的碳排放量很高,生产1吨水泥,几乎可以产生1吨的二氧化碳。”德州学院粉煤灰研究所所长翟冠杰教授介绍说,“如果充分的利用粉煤灰来替代水泥,那么这会大大地推动碳减排工作。”
  同样,以脱硫石膏为基础生产的用于建筑物墙体内表面抹灰砂浆和地面找平砂浆,这些高强胶石膏凝材料
  完全可以替代水泥,这种高强胶凝材料生产能耗仅为水泥的60%,碳排放仅为生产水泥的1/5。
  据介绍,工业副产石膏经过适当处理,完全可以替代天然石膏。当前,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用作水泥缓(调)凝剂,约占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量的70%;二是生产石膏建材制品,包括纸面石膏板、石膏砌块、石膏空心条板、干混砂浆、石膏砖等。
  “按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计算,大约需要4.4亿吨内墙抹面和地面找平水泥砂浆,约消耗水泥1.1亿吨;如果都用化学石膏高强胶凝材料代替,就可减少8790万吨的CO2排放量,同时节约标煤-万吨,并将1.13亿吨的化学石膏变废为宝。”王宁这样算了一笔账。
  加快西部地区资源利用
  “尽管在东部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石膏已经成为稀缺资源,而且价格不菲,但是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西部的火电厂,包括粉煤灰在内,脱硫石膏等工业副产品还是大量堆积,”翟冠杰表示,“而且,当地政府与企业都很发愁这些副产品的处理。”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受地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工业副产石膏产生、堆存及综合利用情况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的大量的粉煤灰以及脱硫石膏被大量闲置,而且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其中,北京、河北、珠三角及长三角等地区脱硫石膏产生量小、综合利用率高;而山西、内蒙古等燃煤电厂集中的地区脱硫石膏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较低。
  使用量大的地区供不应求,而产生量集中的地区却大量堆存。为了解决这种矛盾,进一步变废为宝,工信部于3月份颁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
  在该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底,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由2009年的56%提高到80%;同时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建成一批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的产业化示范项目。
  “但是,由于部分燃煤电厂除尘脱硫装置运行效率不高,加之电煤的来源不固定,导致脱硫石膏品质不稳定。”王永昌说,“并且,我们的相关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
  “相关行业标准滞后,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并且已经影响了这个产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尽快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刘雅竹最后表示。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制药业成“十二五”氨氮减排重点
阅读下文 >> 垃圾填埋现瓶颈 环境监测企业获益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937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