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环保资讯>山东3年投入20余亿 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

山东3年投入20余亿 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

2011-06-22 来源: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未填 浏览数:308 中国过滤分离网

核心提示:山东省财政厅、省环保厅日前召开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启动会议,举行了2011年重点示范市县示范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山东省财政厅、省环保厅日前召开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启动会议,举行了2011年重点示范市县示范协议签字仪式,标志着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会议透露,今后3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将安排18亿元,大力支持威海、章丘、沂源等20个示范市、县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各市、县资金配套比例不低于中央和省资金总额的30%。会议要求,连片整治工作要着力解决全省重点流域、区域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努力把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建设成为国家农村环保的先行区、示范区,推动全省农村基本实现“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环境友好”的目标。
  连片整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今年5月27日,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确定将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南水北调流域等作为2011~2013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域。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将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提供支持,要求山东省政府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分工协作,整合各方资源,强化监管措施,推动示范项目取得成效,在农村环保体制建设、政策机制创新、农村环保实用技术推广等方面形成典型示范经验。
  《协议》明确,2011~2013年内,山东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要达到“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处置,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健全完善”的工作目标,并取得一定的示范效应。要通过示范项目实施,促进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制定有益农村环保的经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创新项目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引导资金投向,通过中央资金支持,带动地方资金投入,整合其他涉农资金,共同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资金效益,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或降低生产生活成本创造条件,提高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对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的贡献能力,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推广实用技术,以示范项目为载体,推广一批低成本、高效率、易维护的农村环保实用技术。
  《协议》确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由中央政府和山东省各级政府共同承担,其中中央政府投入9亿元,山东省各级政府投入不少于13.5亿元。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和山东省政府将对示范区域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使用加强指导和监督,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定期对示范区域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估。
  20个市县(市、区)先行试点
  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协议》后,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姜大明、副省长孙伟等多次听取示范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孙伟指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应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务求实效,切实发挥示范效应。
  为加快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山东省财政厅和省环保厅按照兼顾全面、适当向西部倾斜的原则,深入调研、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并制定了具体的示范工作方案。在各市推荐基础上,最终选择了20个市、县(市、区)作为示范区,确定示范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分3年进行,今年主要在威海市、章丘市、莱州市、高密市、微山县、蒙阴县等6个市(县)开展重点示范。目前,2011年中央和省级资金5亿元已下达,其中,安排3.6亿元支持6个重点示范区,其余14个示范区每县安排10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
  为确保实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目标,山东省要求,有关部门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完善政策激励机制,调动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规划先行、连片整治的原则,调动多部门资源优势,确保连片整治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坚持典型带动,务求实效原则,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要求,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出一批示范县、乡、村典型;坚持规范管理、阳光运作的原则,确保方案编制、项目遴选、资金和劳务使用管理等全程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确保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做成民心工程。
  抓住重点务求实效
  根据《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指南(试行)》,结合本地实际,山东省确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将优先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已基本完成农房建设的行政村。
  为确保各项治理措施落到实处,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在启动会议上要求,全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要切实把握好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业和养殖业污染防治、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处置、农村生态修复5个重点,科学规划,明确措施,加紧落实。各有关市、县(市、区)要尽快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聚精会神谋划管理、督办落实;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大格局,明确各部门职责,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要综合发挥规制、市场、科技、行政和文化5种力量的作用,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务实推进,全力建设环境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打赏
分享到:
0相关评论
阅读上文 >> 湛江饮用水源头水质无虞
阅读下文 >> 碧水源中标昆明BT项目 拟短期融资11亿

大家喜欢看的

  • 品牌
  • 资讯
  • 展会

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联系我们,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本文地址:http://www.guolvfenli.com/news/show.php?itemid=2226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过滤分离网

推荐新闻

更多

微信“扫一扫”
即可分享此文章



友情链接

服务热线:QQ: 2339401517

©2009-2024 中国过滤分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18366号-3